•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劳工的力量【内容全新】

内容全新,没有任何笔迹勾画。封面有个塑料贴的标签。

90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贝弗里·J.西尔弗(Beverly J.Silver) 著;张璐 译;刘建洲 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11-0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贝弗里·J.西尔弗(Beverly J.Silver) 著;张璐 译;刘建洲 校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4218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1页
  • 字数 34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Forces of Labor: 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 丛书 资本主义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依据国际劳工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新数据库,对劳工运动进行了长历史时段和全球范围的研究,揭示出19世纪晚期以来地方的劳工运动与国际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进程是相关的。通过对所选的全球工业一种有深度的、实证性的分析,分析了劳工运动的重心在国家之间转移及其与生产的地理分布的关系。作者提出,劳工运动爆发的主要场所在随时间而转移的同时,也随资本发展的新核心的起落而转变,论证了劳工运动(既作为原因又作为结果)深深地嵌入世界政治的动态体制当中。纵观现代劳工运动的历史,本书剖离出现时代国际劳工运动危机的真正的新内容。为反驳劳工运动已陷入终结性危机,本书最后对21世纪国际劳工运动可能出现的新形式做了探究。
【作者简介】
(美)贝弗里·J.西尔弗(BeverlyJ.Silver)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合著)。
【目录】
中文版前言
前言和致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劳工运动与劳工研究的双重危机
第二节关于劳工与劳工运动的现状与未来的辩论
第三节世界一历史视角下的劳工抗争: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四节研究策略
第五节20世纪的世界工人:本书概要

第二章劳工运动与资本转移
第一节汽车产业中劳工抗争的世界一历史模式
第二节从美国的弗林特到韩国的蔚山:汽车工人大罢工浪潮的历史再现
第三节后福特主义的技术调整?
第四节边界划分和“精益一二元”生产模式的悖论

第三章劳工运动与产品周期
第一节汽车产业的产品周期
第二节比较视角中的纺织工业产品周期
第三节产品周期、调整策略与运输产业中的劳工抗争
第四节一种新的产品调整策略
第五节结论

第四章劳工运动和世界政治
第一节世界大战和劳工抗争
第二节19世纪后期的全球化和现代劳工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国际和国内冲突的恶性循环
第四节劳工抗争,世界大战和殖民地世界的国家独立
第五节美国霸权、大众消费以及发展主义的社会契约
第六节从美国的霸权危机到世界劳工的危机

第五章世界一历史视角下当代劳工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一场冲向底线的竞赛
第二节南北差距的终结
第三节工人结构性谈判力量的削弱?
……
附录一世界劳工小组数据库:概念化、测量方法与数据收集程序
附录二从报纸索引中记录数据的说明
附录三国家的分类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