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研究
¥
35
8.3折
¥
4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韦浩明 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一3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韦浩明 著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4
-
版次
1
-
ISBN
9787548714415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3页
-
字数
32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研究》在梳理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南岭走廊具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生存环境和实地考察感受,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范畴,分析民族、族群认同及其结构变迁的过程。认为南岭走廊的民族认同、族群认同是动态的、可变的,会因民族交往、族群力量、政府定位、政策调整、人文环境等等的变迁而改变。伴随交通道路开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南岭走廊内部族群成员的交往、互动更加频繁,维持族群认同的原生性因素作用日趋减弱,工具性因素建构族群认同的作用持续增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以族群认同、民族认同为基础,最终迈向国家认同是南岭走廊民族认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 【目录】
-
绪论
一、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
三、民族认同等基本概念概述
四、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研究的取向
五、全书的叙述结构
第一章南岭走廊概述
第一节关于“南岭走廊”
一、南岭走廊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南岭走廊的生存生态环境
三、南岭走廊的人文地理概况
四、南岭走廊的交通交往环境
第二节南岭走廊研究综述
一、南岭走廊的范围及其研究成果
二、南岭走廊研究的前期材料
第二章南岭走廊的民族、族群
第一节南岭走廊民族和族群概述
一、南岭走廊民族概述
二、南岭走廊族群概述
第二节南岭走廊民族、族群的分布及其特征
一、南岭走廊民族、族群的分布
二、南岭走廊民族、族群分布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南岭走廊的民族、族群关系
一、南岭走廊的民族关系
二、南岭走廊的族群关系
三、南岭走廊民族、族群关系的特征
第三章南岭走廊的民族认同: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影响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因素
一、影响民族认同的政治历史因素
二、影响民族认同的族群迁徙互动因素
三、影响民族认同的经济、文化因素
第二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历史进程
一、先秦时期南岭走廊的民族认同
二、秦汉至唐宋时期南岭走廊的民族认同
三、元、明、清时期南岭走廊的民族认同
第三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现状
一、南岭走廊汉族认同现状
二、南岭走廊壮族认同现状
三、南岭走廊瑶族认同现状
四、南岭走廊各民族相互认同的现状
五、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进程中的结构变迁
一、先秦时期南岭走廊民族结构的变迁
二、汉唐时期南岭走廊民族结构的变迁
三、明清时期南岭走廊民族结构的变迁
四、当代南岭走廊民族结构的变迁
五、南岭走廊民族结构变迁的路径
第四章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建构
第一节南岭走廊的生存生态环境建构民族认同
一、自然生态环境建构民族认同
二、生产生活环境建构民族认同
第二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政府建构
一、国家政治制度建构的民族认同
二、国家经济制度建构的民族认同
三、国家文化教育制度建构的民族认同
四、个案分析:历代政府建构瑶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第三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自我建构
一、汉民族及其族群认同的自我建构
二、壮民族认同的自我建构
三、瑶族认同的自我建构
四、个案分析:瑶族招郎仪式中族群文化认同的建构
第四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他者”建构
一、“他者”建构的汉族群认同
二、“他者”建构的壮族群认同
三、“他者”建构的瑶族群认同
第五节南岭走廊各族群族际认同的相互建构
一、资源利用促成族际认同的建构
二、文化互动促成族际认同的建构
三、经济交往促成族际认同的建构
四、婚姻互动促成族际认同的建构
第五章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基本模式
第一节南岭走廊民族族内认同的基本模式
一、族内认同建构的原生论模式
二、族内认同建构的工具论模式
三、制度建构族内认同模式
第二节南岭走廊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势
一、维持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因素日趋衰减
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性因素日益增强
三、各民族相互认同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附录1南岭走廊地形图(一)
附录2南岭走廊地形图(二)
附录3金秀瑶族五个族群分布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