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原文本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还原文本

25 全新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跃辉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B14ZYF

上书时间2024-06-28

旧华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跃辉
  •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1
  • 版次 1
  • ISBN 9787536158832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50页
  • 字数 237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高中语文教材部分篇目的“原创讲解”,是作者工作以来数年在文本解读方面的“智慧结晶”。全书有经典篇目的重新解读,有对新篇目的新解读;既有严肃的学术解读,也有通俗的生活解读;既有活泼灵动的文学性,也有扎实可用的语文性。全书十章内容,每章选取4-5篇文本进行解读,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价值。具体到文本解读,本书提出了“背景还原”“生活还原”“意图还原”“体式还原”“形式还原”“结构还原”“情节还原”“意脉还原”“人物还原”“矛盾还原”十种还原的技术,分别探究了文本与世界、文本与作者、文本的外在形式与内部结构、文本的美学特征等问题。本书所选的文章,大多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也有部分选修教材篇目以及其他版本的教材,文章力求覆盖文学与实用两大类别,涵盖不同文体与不同类别,力争有教师自己的解读。
【作者简介】
郭跃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原中山纪念中学语文教师,现为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第三届中山市市级骨干教师,中山市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中山市高中语文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中山市命题研究中心成员。郭老师在语文教研方面主攻文本解读,对于语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也有独到的见解。主持中山市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3项。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语文月刊》《广东教育》《课程教学研究》《新课程研究》《学语文》《师道》《语文知识》《新作文》等杂志发表文章6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背景还原

 第一节 “背景”解说 

 第二节 归有光的悲与喜——教读《项脊轩志》

 第三节 “我”与“自己”的对话——读《小狗包弟》

 第四节 朱自清通过荷塘美景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了吗?——另类解读《荷塘月色》

 第五节 “一分钟”里的世界——《哦,香雪》的主题再辩

 第二章  生活还原

 第一节 “生活”解说

 第二节 焦仲卿的“情商”——读《孔雀东南飞》

 第三节 从宇宙到人间——教读《迢迢牵牛星》

 第四节 李小二眼中的“狐疑”——《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生活真实”

 第五节 人生的形式——《边城》的生活化解读

 第三章  意图还原 

第一节 “意图”解说 

第二节 绝望的守候——读《拣麦穗》

第三节 夏瑜“疯了”与夏四奶奶的“羞愧”——读《药》 

第四节 “保命”与“保节”——读《陈情表》 

第五节 人生的自主与精神的自由——读钱钟书的《窗》 

第四章  体式还原 

第一节 “体式”解说

第二节 从新闻的角度解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第三节 从词的角度解读《声声慢》与《扬州慢》 

第四节 《师说》是一篇标准的“议论文”吗? 

第五节 一个人的“寒风”——刘亮程《寒风吹彻》文本细读 

第五章  形式还原

第一节 “形式”解说 

第二节 荷塘的“形式”——细读《荷塘月色》第四段 

第三节 从“邻”到“晋”——还原《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节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陌生化”手法的运用 

第五节 “狗”和“鸡”也美吗?——《归园田居》文本细读 

第六章  结构还原 

第一节 “结构”解说 

第二节 政治与江湖——《鸿门宴》的“符号矩阵”

第三节 从生命之感到价值之思——教读《兰亭集序》 

第四节 优美与崇高的变奏——《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第五节 跟着鲁迅学写议论文——《拿来主义》的脉络结构

 第七章  情节还原 

第一节 “情节”解说 

第二节 《项链》的“突转”与“恐惧” 

第三节 “十五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一处细节探究 

第四节 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等待散场》情节分析 

第五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视角探究 

第八章  意脉还原 

第一节 “意脉”解说 

第二节 “说”还是“不说”——《记念刘和珍君》的意脉 

第三节 《短歌行》中的“忧” 

第四节 “绿”的变奏——教读《囚绿记》 

第五节 梦的非理性和意脉的逻辑性——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九章  人物还原 

第一节 “人物”解说 

第二节 《宝玉挨打》中的“老姆姆” 

第三节 谁是天涯沦落人——歪读《琵琶行》 

第四节 刘兄是势利小人吗?——《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兄长形象再解读 

第五节 “扁平人物”因何具有艺术魅力——契诃夫笔下的“文官” 

第十章  矛盾还原 

第一节 “矛盾”解说 

第二节 《诗经?静女》的“矛盾”与“裂痕” 

第三节 悖论之处赏诗歌——《哀江头》文本细读 

第四节 “空”与“不空”——《山居秋暝》文本细读 

第五节 诗人为何“触草生愁”?——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五首诗词为例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