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建筑集成(全九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本建筑集成(全九卷)

2106 4.5折 4680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304座经典日式建筑;1000余张实景摄影 1000余幅细节图纸;一套讲透日本建筑艺术精粹;“镇宅”重磅典藏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L14左-2-1-5-BT

上书时间2024-05-31

小磊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304座经典日式建筑;1000余张实景摄影 1000余幅细节图纸;一套讲透日本建筑艺术精粹;“镇宅”重磅典藏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85755
  • 定价 46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2.146页
  • 字数 65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摒弃复杂的样式和繁复的装饰,追求无形之意趣与自然之美感。这一理念贯穿于数寄屋建筑的方方面面。在建筑材料上,数寄屋建筑选取竹、木等天然建材,竭力保留其自然的质感;墙壁也以土壁为主流,不拘泥于形式,在时间的累积中沉淀匠心。
  《铭木集》
  作为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日本自古以来就有使用木材构建房屋的传统。以“数寄”为名的木造建筑,特点在于摒弃华丽装饰,在追求美的同时更加关注所用木材的颜色搭配和木纹呈现出的效果。可以说,淋漓尽致地活用木材之美,便是数寄屋的魅力所在。
  《日本建筑集成》之《铭木集》卷,精选百余幅日本数寄屋实景图与结构图,详细解说何谓铭木,以及铭木的种类、用途、加工技法等,并由日本林业专家一一点评各树种性能,传授同科属或特性相近树种的相异点和辨别方式。那些只有在数寄屋解体时才得以一窥全貌的珍贵木材,如今只须打开本书,就能够细细品鉴,享受惊奇。
  《周边的技法》
  数寄屋建筑是日本茶道精神的具体展现,设计的根本是主客皆能借此享受饮茶的乐趣。除了茶室空间,由濡缘、檐廊、手洗等元素构成的“茶室周边”也是茶道的本质所在, 每一处细节都有其深刻含意。
  《日本建筑集成》之《周边的技法》卷,列举北村邸、对龙山庄、美浓幸、山翠楼等多个日本经典数寄屋建筑,配合数百张精美平面设计图、细部图、绘制图和史料图深入讲解茶室周边的构成要件、材料配置、外观设计、思想精髓,忠实呈现其格局及样貌。无论是追寻茶道文化的爱好者,还从事茶室设计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中领略日本建筑之美。
  《茶室与露地》
  数寄屋建筑中最为经典的案例可谓茶室。茶室是为茶事特别设计的空间,也是茶道精神的具体展现。16 世纪,千利休将日本茶室从书院式发展为草庵式,进一步融入和敬清寂的气息,使日本的传统美学与自然禅意完美结合。露地则是茶室外的庭园,是客人从滚滚红尘步入茶道的清净世界的重要衔接之处。
  《日本建筑集成》之《茶室与露地》卷,精选百余张精美平面设计图、细部图、绘制图和史料图,从茶室的脉络发展、茶室空间配置形式及构成要件,到露地的构造及材料种类,带领读者细细追寻茶道文化精髓和茶室设计要领,一窥数寄屋建筑的堂奥。
  《综合作例集 总述篇》
  设计数寄屋时,不仅需要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与绿化植物,也需要综合考量过去、现在、未来的环境变化,更重要的是尊重屋主的喜好。在日本最早的园艺书──平安时代的《作庭记》中也曾提到,应该以屋主的喜好为主,营造出别具特色的风格。
  《日本建筑集成》之《综合作例集 总述篇》卷收录了日本多座各具特色的数寄屋建筑,系统梳理了数寄屋的历史发展脉络。书中除了讲述主要的设计流程,还有与现任屋主的对谈,同时详细解说数寄屋类型、材料、结构与自然条件。本书为读者鉴赏数寄屋建筑带来最直观的体验,也是专业人士研究数寄屋的必备基础指南。
  《座敷的构成》
  座敷是数寄屋建筑的核心,既可用作客厅,也可用作起居室。由榻榻米打造的闲适空间,既展现了数寄屋建筑的风情,又具备实用性。座敷由壁龛、栏间等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凝结了设计者的用心。不同部分的合理搭配,构成风格多样、用途各异的座敷。
  《日本建筑集成》之《座敷的构成》卷,精选百余幅实景图片与宝贵的实测图,分结构解读座敷的构成,讲解不同细节的技法。斟酌每个细节,通过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技法的协调搭配,从而形成和谐的整体布局,这便是构成座敷魅力的秘诀。
  《数寄屋门》
  数寄屋门作为数寄屋建筑的入口,是一种让人产生联想的存在。门的形态象征着整个建筑的格调,也表现出了设计者的精神世界。数寄屋门的形式自由,可随心汲取各种其他类型的门之特点进行活用,以达成与建筑整体风格匹配的形式。
  《日本建筑集成》之《数寄屋门》卷,精选大量典型实例进行讲解,其中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正统数寄屋门,也包括展现了数寄风情的其他日式建筑的大门。书中以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珍贵的设计图对数寄屋门的特色进行全方位解读,也探讨了门的意义和日式的空间概念。
  《床之间的意匠》
  床之间即日式壁龛,是数寄屋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装饰性空间。这一方寸之地不拘泥于固定形式,配合和式房间整体的风格及用途,自由活用素材,形式多变。挂轴、插花等每一个装饰物都传达着房间的氛围,形成整体的魅力。
  《日本建筑集成》之《床之间的意匠》卷,精选百余幅高清实景图与宝贵的设计图,解析三十座典型数寄屋建筑中的床之间。从整体结构到每一处细节的巧思,每一个实例都彰显着独特的匠心,形成玄妙的境界。
  《玄关与座敷》
  玄关本意为通往玄妙世界的关口,是对内外进行分隔的空间。玄关是对迎来送往的礼仪规范的具象体现,也是主客交流的场所。踏入玄关,便进入闲寂的内部世界。各种精心打造的座敷各具特色,但都同样富有侘寂情怀。
  《日本建筑集成》之《玄关与座敷》卷,精选经典数寄屋建筑中的玄关和座敷进行解读。书中大量珍贵的设计图和高清实景图解读玄关的构成和座敷的布局。玄关是进入座敷的前奏曲,而各种各样的座敷则呈现出了不同的风采,共同展现数寄屋建筑的风情。
  《综合作例集 京都篇》
  拥有悠久茶道文化历史的京都是数寄屋建筑的源流之所在。“摒弃虚饰、注重内涵”的“京韵”是京都风格数寄屋建筑的本源。桂离宫、修学院离宫等代表性的数寄屋建筑是日本古典建筑的奇迹,也为后世的数寄屋建筑确立了标准,践行着人与建筑的“一期一会”。
  《日本建筑集成》之《综合作例集 京都篇》,选取了正规的京都风格的数寄屋建筑实例,以丰富的实景图片和珍贵的设计图全面解读数寄屋建筑各个部分的细节,整体展现充满茶道美学的“数寄”意境。
【目录】
(《茶室与露地》卷)

 

不审庵

中潜……9

茶室外观……10

蹲踞、刀挂附近……11

床之间和给仕口、点前座……12

今日庵

腰挂……14

蹲踞、躙口和沓脱石……15

壁床……16

向板、中柱、躙口……17

又隐

延段、蹲踞……18

茶室外观……19

床之间……20

躙口……21

官休庵

枯流和石桥、中门附近……22

躙口附近……23

床之间……24

躙口……25

如庵

蹲踞、井栏、茶室外观……27

床之间……28

点前座附近、有乐窗……29

白鹭

寄付……30

床之间和给仕口……31

客座……32

中门、取水口……33

好日庵

腰挂对面的苑路……34

蹲踞、躙口的底部……35

床之间……36

躙口……37

自在庵

茶室远景、腰挂……38

茶室外观……39

床之间和地炉……40

躙口、水屋……41

立礼席……42

珍散莲

通往腰挂的檐廊……43

腰挂、蹲踞……44

内露地……45

床之间、点前座、突上窗、门把手……47

点前座、躙口、水屋……48

设计图详解(一)

不审庵……50

今日庵、又隐……52

官休庵……54

如庵……55

白鹭……56

好日庵……63

自在庵……64

珍散莲……72

松隐亭

寄付外观……81

茶室……82

露地……83

床之间、给仕口、下地窗、天花板……85

中柱、贵人口、躙口……86

成趣庵

露地和茶室外观、蹲踞……87

床之间……88

点前座……89

吉田生风庵

腰挂……90

中门……91

手水钵、茶室外观……92

床之间……94

点前座……95

不白堂

茶室远景……96

蹲踞、茶室外观……97

床之间和给仕口……98

中柱、躙口……99

成胜轩

茶室远景……100

茶室外观……101

床之间……102

床之间、水屋……103

带东

茶室和腰挂……104

蹲踞、尘穴……105

床之间……106

点前座……107

贵人口和躙口、水屋……108

清惠庵

茶室外观……109

腰挂……110

床之间……111

水屋、广间内部……112

设计图详解(二)

松隐亭……114

成趣庵……116

生风庵……122

不白堂……124

成胜轩……128

带东……133

清惠庵……138

常芳庵

茶室外观……145

茶室、尘穴和刀挂石……146

床之间……147

点前座……148

水屋……149

契悟庵

茶室外观……150

床之间和给仕口……151

点前座……152

寄付、水屋……153

松风庵

腰挂、蹲踞……154

露地和茶室外观……155

贵人口、床之间、点前座……156

水屋……158

松喜庵

茶室和腰挂……159

蹲踞、圆窗……160

床之间……161

点前座……162

水屋……163

无字庵

躙口、蹲踞……164

露地……165

贵人口、水屋……166

床之间、点前座、地炉……167

应庵

通往茶室的渡廊、蹲踞……168

躙口……169

床之间……170

床之间、茶道口、相伴席、中柱、客座……171

香积庵

露地……172

躙口和腰挂……173

床之间……174

蓬声庵

茶室外观……175

床之间另一侧……176

贵人口、躙口……177

柏庵

通往茶室的苑路……178

床之间、点前座……179

兴庵

轩先、刀挂、露地和茶室外观……180

茶道口、床之间、相伴席……182

中柱、躙口……183

水屋、茶道口和置物架……184

设计图详解(三)

常芳庵……186

契悟庵……190

松风庵……196

松喜庵……204

无字庵……208

应庵……209

香积庵……216

蓬声庵……217

柏庵……221

兴庵……227

总论

茶室与露地的意义及构成……234

茶室与露地的历史……236

露地的建筑……246

茶室的施工……248

露地的施工……25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