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歇后语(全4册)未开封
¥
12
九品
仅1件
作者 郑宏峰 编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0
版次 1
装帧 其他
货号 9
上书时间 2024-04-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郑宏峰 编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0
版次
1
ISBN
9787801068149
定价
198.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81页
字数
800千字
【内容简介】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语的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是谜语的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猜想出它的本意,因此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化、历史、风俗、民情、医学和农业等各个领域。它的比喻灵活、生动、确切、易懂好记。一个歇后语一旦产生便能很快地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口头禅,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这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读后往往能令人会心一笑,如果说笑话让你捧腹大笑,那么歇后语会让你嘴角微翘,暗暗叫妙。 歇后语产生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左传》、《战国策》中即已出现。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当然,那时还没出现歇后语这个称呼。最早出现“歇后语”这一名称的是在《旧唐书·郑綮传》“綮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缩脚语”,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歇后语。 由于歇后语的历史悠久,涉及面广,所以歇后语颇多,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歇后语出现,本书只能摘取其中一部分介绍给读者。为了便于查找,本书按汉语拼音的顺序排列。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歇后语方面的资料,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故书中所选的大多是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望广大读者从中能有所启迪。本书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
中华歇后语:第一册 A a 阿 ai 挨 矮 爱 an 安 庵 鹌 岸 按 案 暗 ao 熬 袄 鏊 B ba 八 巴 叭 扒 芭 疤 粑 拔 把 靶 坝 霸 bai 白 百 柏 摆 败 拜 稗 ban 扳 班 斑 搬 板 半 扮 绊 bang 帮 梆 绑 膀 …… C D E F 中华歇后语:第二册 中华歇后语:第三册 中华歇后语:第四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