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的媒介记忆研究
¥
25
4.5折
¥
56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超
出版社地震
出版时间202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H7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超
-
出版社
地震
-
出版时间
2024-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2856397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页
-
字数
300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近百年来世界地震历史记录悲痛的一幕,被视为20世纪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唐山大地震已过45载,伤痛逐步被岁月洗礼与掩埋,震灾记忆在国家与社会的多层维度中不断演化与建构。唐山震灾记忆传承与延续的基础,是官方与民间在震灾记忆上相互建构与影响的过程,即形成震灾记忆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根本上防止记忆的分离,实现震灾记忆的官民一体化。本研究从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物媒介出发,引入文化记忆理论,以“国家与社会”为基本分析框架,综合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内容分析以及GIS空间认知地图分析方法,对震后不同阶段修建的三处纪念建筑物群进行分析。揭示不同时代环境背景下,唐山纪念建筑物媒介对震灾记忆的建构过程,探究纪念建筑物媒介所展现的记忆表征、建构特性及震灾记忆的发展轨迹,努力展现文化记忆理论中,半个世纪作为集体记忆时代“门槛”的记忆呈现状态。研究发现:第一,唐山震灾纪念建筑物媒介记忆表征与建构形式,诠释了我国从“国家中的社会”到“国家与社会共治”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震后十年修建抗震纪念碑的情感“政治记忆”,到以社会为主基调的民众“祭奠记忆”,再到权力与社会资本推动下,震灾记忆演化的“凤凰”文化IP符号,唐山震灾记忆的发展、建构与国家社会关系有着密切关联;第二,在经历灾难记忆高度精神化概括后,民营资本修建地震罹难者纪念墙助推民众创伤记忆回流,稳固震灾记忆并迫使创伤记忆进入国家震灾记忆传承体系。亲历者的消亡意味着震灾记忆的锐减,权力可延续记忆,而社会资本加持可以持续促进震灾记忆的建构与发展,“凤凰”文化IP符号便是权力与资本的“协谋”。唐山震灾记忆在去死亡、弱灾难化的基础上塑构出新的城市形象,从而为震灾记忆传承和文化旅游发展迎来新契机;第三,从唐山大地震集体记忆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纪念建筑物媒介作用于灾难记忆的承载与传播。灾难记忆要被延续与传承,需要先上升至“神圣性”,并紧跟权力与资本的步伐。唐山震灾记忆目前所呈现的状态,正值约半个世纪集体记忆的第一个“时代门槛”。不同于以往大众媒介考察文化记忆的研究路径,本研究将震灾纪念建筑物及其空间实践视为传播媒介,呈现了震灾文化记忆与交往记忆在半个世纪的交互建构过程,并展现唐山震灾记忆的演化、发展过程,丰富了我国震灾记忆研究史料。唐山大地震纪念建筑物媒介记忆研究,并不仅仅意在揭示震灾45周年后,震灾记忆在纪念建筑物媒介视角的建构,而是要在灾难记忆媒介建构、演化过程中寻求其传承的轨迹。纪念建筑物媒介不仅是震灾记忆的承载者,更是历史记忆的书写者,理应在满足民众情感记忆的前提下,发挥记忆的国家叙事、民族文化认同及社会整合功能。
- 【作者简介】
-
张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新闻学博士、心理学博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数据分析师(高级),主要从事口语传播、认知传播及媒介记忆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 【目录】
-
绪论
一、研究缘起002
二、研究综述008
三、研究方法021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024
第一章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第一节文化记忆理论和研究的适用性028
一、文化记忆理论脉络028
二、文化记忆理论的适用性032
第二节“国家-社会”理论及其应用033
一、“国家-社会”框架在本土语境中的内涵034
二、“国家-社会”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度与合理性035
第三节研究框架037
第四节研究问题及意义038
一、研究问题038
二、研究意义038
第二章抗震纪念碑:难以规避的国家记忆(1986-2000年)
第一节纪念与精神:抗震纪念碑的迟怠与记忆转化043
一、“碑”:从地方祭奠到国家精神纪念044
二、抗震纪念碑的精神符号记忆045
三、纪念馆的记忆更迭与建构048
第二节纪念广场:纪念、交往与记忆涵化052
一、“永垂不朽”:国家震灾的纪念仪式之地052
二、“目交心通”:社会民众交往记忆的场所055
三、“日往月来”:建筑物涵化日常生活记忆056
第三节仰望精神:纪念建筑物的空间记忆显现060
一、唐山人民:抗震精神的守望061
二、声达心通:建筑声音的记忆润饰063
三、抗震纪念碑:震灾文化记忆的初始标识064
第四节大众媒体:抗震纪念碑的记忆映照066
一、报刊中的抗震纪念碑媒介赋意066
二、影视作品中纪念碑的镜头语言070
第五节象征记忆:作为精神归档的纪念碑广场072
一、灾难与重建:精神记忆光环下的创伤073
二、尘封与展演:记忆的遗忘与铭刻075
三、记忆与精神:纪念建筑物媒介的转化076
第三章罹难者纪念墙:创伤记忆的静默与协作(2001-2010年)
第一节“祭灵之墙”:社会记忆需求下的国家公共服务080
一、创伤记忆的博弈:罹难者纪念墙初建与再建081
二、“哭墙”:民间世代记忆回溯与传递083
三、群体纪念与个体祭奠下的记忆延续086
第二节“遗迹之物”:集体记忆的回眸088
一、断井颓垣:震灾记忆的佐证与赋能088
二、感物伤怀:国家震灾记忆的共联与再建构090
第三节俯视追思:文化记忆整合与地震科普教育092
一、地下纪念馆的旧物归忆与记忆创设092
二、“警钟”长鸣:日常经验与科普教育094
三、大众创伤记忆下的精神铸化098
第四节大众媒体:国家震灾创伤记忆回归与展现100
一、报刊文字中不再掩盖的创伤与追忆100
二、罹难者纪念墙镜头语言中的伤痛104
第五节“纪念之园”:创伤记忆与精神记忆的混合105
一、视觉图式:园区纪念建筑物的文化记忆表征106
二、记忆留存:受众的建筑物媒介记忆阐释与认知108
三、感官体验:罹难者纪念墙为核心的记忆映照与建构111
第四章凤凰之像:演化记忆下国家与社会的“协谋”(2011年至今)
第一节震灾记忆同“凤凰”符号的渊源与匹配116
一、“凤凰涅槃”神话隐喻117
二、凤凰山“有凤来仪”民间典故意引118
三、城市重建、经济复苏与环境新颜的见证119
第二节“凤凰”文化IP符号作为世园会的精神意象121
一、震后40年“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世园会121
二、《丹凤朝阳》铜塑的记忆回望与精神象征123
三、世园会展区“凤凰”文化IP符号的空间架构与表征124
第三节“凤凰”文化IP符码意蕴与震灾记忆共联127
一、震灾衍化记忆的外显、内隐与规避127
二、“凤凰城”精神筑构与记忆认知129
第四节大众媒体:“凤凰”精神的文化图式132
一、涅槃精神:来自于新闻报道的官方解读132
二、凤凰意象:影视镜头中的“凤凰城”136
第五节“凤凰”符号记忆的文化资本嵌入139
一、凤凰“图腾”记忆外化渗入社会日常139
二、意象物化:文化记忆演化、传播与传承141
第五章记忆的皱痕:纪念建筑物媒介与文化记忆认同
第一节震灾纪念建筑物媒介差异化下的记忆实践146
一、震灾纪念建筑物媒介的差异性表征146
二、借助交往记忆回流促进精神记忆稳固148
三、“凤凰”文化IP符号的演化与资本进阶150
第二节社会整合:震灾记忆认同的凝结与外溢152
一、城市空间中震灾记忆的外置与认同153
二、日常仪式操演互动下的记忆整合157
三、地域显性:自我身份规避与城市归属159
第三节反思:关于唐山大地震的集体记忆161
一、纪念建筑物媒介的记忆建构与束缚162
二、创伤记忆演化的精神“赞歌”163
参考文献164
后记181
图版Ⅰ正文中部分插图183
图版Ⅱ唐山大地震相关纪念建筑物媒介(部分)19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