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无形之境
实拍图,高温消毒后发出,下午四点之前的订单一般当天发货
¥
5.53
2.4折
¥
23
九品
仅1件
作者戴清民 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戴清民 著
-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557382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0页
-
字数
29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军事学资深学者学术精品丛书
- 【内容简介】
-
《求道无形之境》收录了作者关于信息战与军队信息化的30个理论观点,研究了信息战的基本内涵、作战指导、力量结构、作战样式与建设方略,探讨了军队信息化的时代内涵、阶段性特征、内在规律和推进策略等重大问题。这些观点源于实践,用于实践,并被实践成果所检验。作者长期在信息领域工作,积极倡导参与理论创新,并以此引领建设实践的科学发展。
- 【作者简介】
-
戴清民,总参谋部某部原部长,第一届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毕业于张家口通信学校,历任教员、参谋、秘书、团长、参谋长、主任、副部长、院长、部长,是我军通信和信息战领域知名的专家型领导,是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兼职教授。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有:积极进攻的信息作战指导、网电一体战创新理论、电子防空理念、电子对抗大情报思路、信息化转型始于观念、信息融入火力才能倍增战斗力、联合训练是训练转变的核心、信息化建设应采取柔性滚动发展策略、在信息化大目标下推进军队改革,等等。
主编《信息作战概论》、《电子防御导论》、《计算机网络战综论》、《网电一体战引论》、《空间信息作战概论》、《信息作战学》、《直面信息战》等著作7部,独立撰写《求索》、《科学发展观与军队信息化》、《战争新视点》等专著3部,主持拍摄大型国防教育电视片《走进电子战》、《信息战冲击波》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全军军事科研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酷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戴清民诗词选集》4部、《诗韵墨痕-戴清民诗词书法作品选集》1部。
- 【目录】
-
自序
上篇走进信息空间
一、多层次的信息内涵
(一)深刻的内涵
(二)独有的特质
(三)多样化的信息活动
二、信息的作用在于感知、联通与控制
(一)揭开战场迷雾
(二)联通作战要素
(三)掌控作战行动
三、走进新的作战空间
(一)战争空间由有形向无形拓展
(二)无形的信息空间
(三)能动利用信息环境
四、信息时代战争的制高点
(一)悄然形成于信息时代
(二)无形对抗决定有形胜负
(三)打开现代战争胜利之门的钥匙
(四)聚焦制高点建设发展
中篇铸造信息利剑
五、可控性强、效费比高的主战手段
(一)把握主战性质,纠正泛化倾向
(二)联合战役的重要打击手段
(三)认清信息战战略地位
六、三大要素支撑构成
(一)主要包括电子战和网络战
(二)从信息的多层次性认识构成要素
七、质变于百年之后
(一)高技术战争的主角
(二)从专业向合成的迈进
(三)从电子战向信息战延伸
八、网络时代的狂飙
(一)网络战迅猛崛起
(二)树立新观念,开辟新领域
(三)两条战线同时展开
九、战争制胜的最高境界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
(二)独有的作战特质
(三)重要的作战形式
(四)北约与南联盟战争的心理战
十、关注空间信息作战
(一)占有双重制高点
(二)坚持渐进性发展
(三)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
(四)尽早应对,抢占主动
十一、在总结战争实践中认识信息作战规律
(一)局部战争信息作战运用特点鲜明
(二)在研究战争中探寻规律
(三)在学习战争中获得启示
十二、从修正作战指导人手
(一)创新、发展信息作战思想
(二)突出积极进攻,创新信息作战指导
十三、解决作战目标这一“瓶颈”
(一)情报是基础
(二)“四多四合”的大情报思路
十四、优化力量支撑体系
(一)优化力量体系是重中之重
(二)建立便于集中使用的支撑力量
(三)推进信息作战力量的跨越发展
十五、现代防空理念的革命
(一)现代防空新威胁-一
(二)把握防空信息作战的关节点
(三)认清电子防空的独特优势与作用
十六、切莫忽视电子防御
(一)“防不胜防”不代表不防
(二)事关国防建设大局
(三)深化电子防御研究
十七、以网电一体战对抗网络中心战
(一)战争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对抗网络中心战的重要方略
下篇引领军队转型
十八、转型始于观念
(一)观念关乎全局
(二)转变观念是永恒的主题
(三)观念的背后是知识
十九、现代化的时代主题
(一)现代化的突出标志
(二)军事变革的核心
(三)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
(四)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十、探寻信息化特点规律
(一)科学发展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二)阶段性特征
(三)基本规律
二十一、顺应信息化的“柔性”要求
(一)顶层设计必须前瞻看得远
(二)项目建设必须弹性可扩展
(三)相关建设必须配套跟得上
二十二、目标是提升“五种能力”
(一)信息时代新型战斗力
(二)着力提高五种能力
二十三、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支撑
(一)深化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研究
(二)确保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互联互通
(三)开发利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的信息资源
(四)构建支持多样化军事行动的一体化信息系统
二十四、不能回避体制上的矛盾
(一)创新体制是必然要求
(二)体制改革要着眼“联合”
(三)改革要强调主动作为和滚动推进
二十五、核心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一)把握内涵
(二)认清地位作用
(三)正视问题
(四)抓住关键
二十六、关注人才的信息素质
(一)人才信息素质内涵
(二)人才信息素质不容乐观
(三)着力提高人才信息素质
二十七、把握军事训练转变的核心
(一)信息化战争始于训练场
(二)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是设计战争
(三)联合训练是训练转变的核心
二十八、狠抓复杂电磁环境下军事训练不放松
(一)信息化加剧了电磁环境复杂性
(二)复杂的构成因素
(三)全时空复杂多变的特征
(四)实战化训练的最新体现
(五)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
二十九、以信息化推进军事管理创新
(一)促进管理“阳光”
(二)提高管理效益
(三)增进管理精确
三十、在信息化的大目标下推进军队转型发展
(一)向信息化聚焦
(二)顺应转型要求
(三)着力解决现实矛盾
(四)与信息化建设互动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