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散文精选
实拍图,高温消毒后发出,下午四点之前的订单一般当天发货
¥
4.33
2.2折
¥
19.8
九品
仅1件
作者雨果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2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雨果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2
-
ISBN
9787800028908
-
定价
1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272千字
- 【内容简介】
-
维克多·雨果(1802—1885)不仅是世界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理论家,而且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光是散文,他就有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包括政论、游记、日记、讲演、葬词、回忆录、纪念文章、杂文等等,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这一本选集虽然篇幅不大,却可以说囊括了雨果散文的精华,从中足以看出雨果不愧是一代散文巨匠。
从内容来看,雨果的散文博大精深,牵涉面极广。众所周知,雨果是个不屈不挠的斗士。他和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是死对头。1851年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后,雨果被迫流亡,他先辗转到比利时,最后落脚于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小岛上,过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在这期间,雨果坚贞不屈,不向拿破仑第三低头,而且把自已逃亡的经历和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时的所见所闻实录下来,作为投枪匕首,指向拿破仑第三。讽刺散文集《小拿破仑》就是这样问世的。从《主子的卑微和局势的恶劣》、《拿破仑第三肖像》可以看到雨果对这个独夫民贼真是切齿痛恨,毫不容情地把他同历史上的暴君相比,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拿破仑第三的可耻下场也正好为雨果的论断作了印证。1870年拿破仑第三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成了德军的阶下囚,扮演了民族罪人的角色。雨果回顾拿破仑第三的耻辱史,写下了政论专著《一件罪行的始末》,给拿破仑第三的恶行败迹算了一笔总帐。作为正义的代言人和受迫害的一方,雨果的谴责是义正词严的,充分表达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这两篇散文可以同他的讽刺诗集《惩罚集》对照来读。
雨果的爱国主义在普法战争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这期间他所写的散文,既表达了对友邦德国的深厚感情,同时他也没有一味沉浸在争取和平的呼吁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对付来犯之敌,只有拿起武器,投入战斗。雨果曾经将朗诵自己的诗集的收入去购买大炮,让人民保卫巴黎,他的行动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精神和战斗激情。
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作品渗透了人道主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雨果追求人的自由和尊严,向往人类的不断进步,凡是符合这种思想的都得到他的赞许,凡是与此相抵触的都受到他的谴责或抨击。他高度评价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流露了他对民主、自由、博爱的理想的憧憬。他对在拿破仑第三政变中无辜的受害者——一个小男孩的死,表示无比的愤慨。他同情受到沙俄侵略的波兰人民,给予道义上的最大支持。同时,他对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妓女抱着满腔同情,对作弄妓女的恶少给予谴责;他曾一再反对死刑,认为死囚也有值得同情之处;他同情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以怜悯的态度描写退位后潜逃的国王路易—菲利普。总之,雨果是受压迫、受迫害的人民最忠实的朋友,是压迫者、倒行逆施者不共戴天的仇敌。
雨果不单具有高洁的政治情怀、充沛的爱国激情、疾恶如仇的正义感,他还是一个具有亲子之爱和热烈情爱的父亲和情人。《我的儿子们》充分表现了他对儿子同样具有一颗慈父之心。《爱情结合周年纪念册》纪录了雨果和朱丽叶的爱情史。雨果爱上朱丽叶并非移情别恋。自从雨果发现妻子另有私情后,他的精神受到巨大打击,青梅竹马的爱情从此泯灭了。他和朱丽叶的相遇使他重新燃起了爱情之火,这火焰一直燃烧了半个世纪之久。他们频繁地书信往来,凡是雨果所到之处,朱丽叶都紧紧相随。雨果从他们结合的那一天开始,年年在同一个日子写下一段文字,以资纪念。《爱情结合周年纪念册》不意成为他和朱丽叶的爱情史的忠实纪录。就像贺年卡一样,雨果几乎年年写下自己的心迹,但他没有把这些贺年卡寄出去,而是珍藏起来。这本纪念册就放在他的枕头底下,伴随他度过一个个夜晚,年复一年,一页页纪录组成一本珍贵的纪念册,这是一封封未曾寄出的情书。
雨果一生到过许多地方,他对异国山川的感受尤为独特。早年写下的《阿尔卑斯山游记》再现了这座欧洲最巍峨的大山的英姿,同时也表现出一个浪漫派作家的丰富想象力。《莱茵河游记》是雨果最重要的游记作品,这部散文集以书信体的形式写成,共有三十九封信,纪录了雨果在1838年至1839年在莱茵河地区的见闻。他在描绘这条欧洲的大河的壮丽景色时,插入了在这个地区产生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在雨果看来,莱茵河是一条孕育了欧洲文明的河流,因此,他感到对这条河流特别亲切、特别向往。雨果的夹叙夹议表现出他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熟知欧洲的历史变迁和莱茵河流域的文化发展。
雨果的散文除了高度的思想性以外,还具有丰富的文献价值。他的散文纪录了十九世纪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和演变过程。雨果作为一个名作家和政治活动家,居于政治潮流和社会生活的第一线,接触到政界的重要人物和社会名流,他的所见所闻便具有历史资料价值。再者,由于雨果与一些名作家如巴尔扎克、夏多布里昂、乔治·桑、大仲马等人的特殊交往,他对这些作家的生前活动和葬礼的记述,也是弥足珍贵的文献。雨果对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如路易十六的处决和拿破仑灵柩的返回的生动记载,对历史作了形象的注释,同样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献价值。
在艺术上,雨果的散文有着不少令人瞩目的特色,使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散文家。
首先,雨果的散文形式自由灵活,丰富多变。每篇的叙述方式互不雷同,有的像新闻记者式的平铺直叙或夹叙夹议,有的采用回忆或倒叙方式,有的以几个阶段的记载组成,有的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去写一个题目,有的以日记体来表现,有的以发人深省的结语告终,点出全篇要旨。长的可达几万字,洋洋洒洒,笔锋恣肆;短的只有几百字、百来字,字字珠玑。
由此可见雨果写作的功力。法国散文发展到十九世纪,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夏多布里昂的抒情散文字句铿锵,优美华丽,将卢梭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散文推进了一步。雨果紧紧步其后尘,而又有较大的发展。抒情散文、哲理散文、政论散文、书信体散文、日记体散文、箴言式散文等等,不一而足,集各家之大成,体现出雨果作为浪漫派领袖的风采和气度,才能和笔力。
其次,雨果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他常常将细致的观察与独到的思考相结合,使他的散文大起大落、细腻绵密而又雄健有力。例如他对兰斯大教堂建筑的特点描述得纤毫毕现,令人惊叹其观察的细致和目光的敏锐。随后,雨果笔锋一转,描写一个国王塑像的顶冠筑有燕巢,从而发出深沉的感叹。这感叹流露出雨果对世界和生命的热爱。前面的叙述细致周到,文字严密,结尾的描写则异峰突起,粗犷有力。两者对比鲜明,发人深醒。可以看出雨果的观察与常人迥异,往往以奇取胜,发出诱人的光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在描写人物的短篇散文中,雨果也喜欢运用这种对比手法。譬如,对于塔莱朗这个曾经活跃在法国几个朝代的政治家,雨果从他的大宅和房子旁边一条阴沟来衬托,巍峨、富丽、阴森的建筑就像塔莱朗的身体和为人。他死后被人解剖出的大脑让仆人扔到阴沟里,则象征他可悲的下场以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雨果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独具一格。他是个诗人,能使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富有诗意的场景。他是个小说家和戏剧家,常常在行文中插入生动的对话,写成一篇篇有声有色的故事。雨果驾驭语言的能力达到了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地步。丰富性是一方面,独特性是另一方面。尤其是修辞造句,他爱用并列的动词去表达见解。法文的动词特别丰富,时态表达细腻而多变化。他并列使用动词,表达的意思便丰富而简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富有
力度。对比的修辞是雨果的语言的另一特色。例如这三个句子:“底部是人民。在人民之上,是教会代表的宗教。在宗教旁边,是司法代表的正义。”这三个句子分成三行,对照的思维方式十分醒目。雨果往往通过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对比词句,引起读者的注意,收到强烈的效果。
毫无疑问,雨果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他侧身于世界散文大师之列而毫无愧色。这部散文选集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
- 【作者简介】
-
维克多·雨果(1802—1885)不仅是世界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理论家,而且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光是散文,他就有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包括政论、游记、日记、讲演、葬词、回忆录、纪念文章、杂文等等,形形色色,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这一本选集虽然篇幅不大,却可以说囊括了雨果散文的精华,从中足以看出雨果不愧是一代散文巨匠。
- 【目录】
-
序
随感篇
阿尔卑斯山游记
莱茵河
莱茵河的瀑布
离开比利时
《诺曼底号》的沉没
塔莱朗
拿破仑的葬礼
芳汀的由来
路易—菲利普的潜逃
在兰斯
目击者的叙述
路易十六的处决
拿破仑回到巴黎
关于《欧那尼》的信
回忆篇
巴尔扎克之死
巴尔扎克葬词
夏多布里昂
德·夏多布里昂先生之死
德·夏多布里昂先生的葬礼
德·卡斯泰拉纳夫人
雷卡米埃夫人
暮年
德·夏多布里昂夫人
吊唁大仲马
乔治·桑葬词
伏尔泰百年忌辰讲话
但丁诞生600周年纪念
我的儿子们
爱情结合周年纪念册
序言篇
《克伦威尔》序言(选)
戒严将会解除
创造和复活人
诗歌就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成分
漫长而艰苦的攀登
整个大陆向东方倾斜
诗歌面向的是人
古怪的晨夕状态
诗歌的三重语言
观察与想象
什么都不能制服人的良心
一个心灵的回忆
在传说门口听到的历史
人心是张纸
演讲篇
夜里发生的事:蒂克托纳路
垮台
拿破仑第三肖像
主子的卑微和局势的恶劣
巴黎.一八七0年
返回巴黎
致德国人
致法国人
致巴黎人民
纪念波兰革命二十三周年讲话
国际文学代表大会开幕词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