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与养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周易与养生

21.5 4.3折 49.8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定国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志悦淋图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定国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29797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33页
  • 字数 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周易与养生》以医易相通为契机,抓住人人都关注、力求通过日常生活求得自我保健、健康长寿这一养生主题,分五篇进行了阐发。  
  《医易篇》就祖国医学在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学说启迪下所形成的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新成就作了阐述,并介绍了影响健康和寿命的“生物钟”及“寿命钟”等,使人明了得病的缘由和祛病的机理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  
  《颐养篇》主要讲人体的自我颐养,既讲了人体“硬件”(五官四肢和五脏六腑)的自我颐养,又讲了人体“软件”(精、气、神)的自我养护,使人们在了解自身脏器机理和功能的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  
  《调养篇》主要联系季节、环境、就人们起居、饮食、睡民和房事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调摄,进行了阐述。  
  《防治篇》主要讲抗老防衰、防病治病的机理,着重介绍了科学简便的自我测病方法,为人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测病和防病治病提供借鉴。  
  《免疫篇》阐述了免疫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为人们通地日常生活改善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提供指导。
【作者简介】
  宋定国号紫竹公,笔名主要宋文安、宋定、云松、旻阳子等。哲学教授、学者。1967和1982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和中国政法大学(硕研);视野开阔,爱好广泛;勤奋求索,矢志不懈;长期从事哲学、领导学、易学、医学、养生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及著述;著作跨越诸多学科之藩篱,涉及文、史、哲、政、经、法、医、易、养生和书画等领域。
  “称心就是乐,如意就是福”;“顺应自然,宁静澹泊,自我解脱,自得其乐!”“多亏此身尚属我,方能忘却营营!”
【目录】
本书简介
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养生问题
二、养生学在中国源远流长
三、养生在《周易》中的地位
四、养生保健的误区
五、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路线”
医易篇
一、医易相通
(一)《易》中含医
(二)医中含《易》
二、天人关系
(一)整体、运动观念
(二)天人相应观念
(三)顺天则吉观念
三、人体八卦
(一)八卦气与人体脏气
(二)人体八卦全息
(三)六十四卦与人体生命科学
四、人生阴阳
(一)阴阳学说是《周易》的精髓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三)中医阴阳学说的特点
五、八卦、五行、阴阳与人的气质、病理
(一)“八卦人”与“五行人”
(二)“八卦人”或“五行人”的特征
(三)“八卦人”或“五行人”与阴阳学说
(四)八卦阴阳五行气质学说的特色
六、生物钟
(一)生物钟的发现
(二)人体生物钟
(三)生物钟的种类
(四)生物钟的产生、制约机制
(五)生物钟的实质——阴阳消长
(六)生物钟的计算
(七)生物钟的应用
七、寿命钟
(一)谁主寿夭
(二)生长衰老机制
(三)寿命钟
(四)科学将使人长寿
颐养篇
一、养形
(一)养身治形乃人生之首务
(二)养五官外形
(三)养五脏六腑
二、养精
(一)精、气、神三者的关系
(二)精的涵义
(三)精对于生命的意义
(四)养精之道
三、养气
(一)气的涵义
(二)气对于生命的意义
(三)养气之道
四、养神
(一)神的涵义
(二)神对于生命的意义
(三)养神之道
调养篇
一、四季养生
(一)“天人相应”的四季变化规律
(二)气候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三)四时养生要则
(四)四季养生法
(五)四季养生要语
二、环境养生
(一)地理环境
(二)居住环境
(三)居室环境
三、起居养生
(一)起卧有时
(二)生活规律
(三)劳逸适度
(四)衣着得体
(五)洗浴得法
(六)养护有术
四、饮食养生
(一)食养的作用
(二)饮食与长寿
(三)饮食调理原则
(四)进食保健
五、睡眠养生
(一)“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二)环境
(三)时间
(四)方位
(五)姿势
(六)床铺
(七)枕头
(八)做梦
(九)失眠
(十)睡眠禁忌
六、房室养生
(一)古人对待房室生活的态度
(二)中国古代房室养生论著及其思想概览
(三)房室养生原则
(四)房室养生方法(房中术)
(五)房室养生禁忌
(六)性事伴人终生
防治篇
一、中医药学理论的特色和优势
(一)风靡全球的“中医热”
(二)中医药学理论的特色和优势
二、“不治已病治未病”和“治病求本”
(一)“不治已病治未病”
(二)“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
三、疾病的预测
(一)阴阳测病法
(二)对称测病法
(三)手掌八卦测病法
(四)日常观测法
四、衰老的自我测试和预防
(一)影响人体衰老的因素
(二)人体寿命类型计算法
(三)“长生不老”与抗衰老
(四)防衰老常识
五、按摩、气功和自我保健
(一)自我按摩
(二)气功
(三)自我保健三十妙法
六、食疗和食补(药膳L
(一)“食疗”及其历史发展
(二)食补(药膳)及其应用
(三)常见病简易食疗法
七、精神疗法
(一)暗示疗法
(二)激怒疗法
(三)转移疗法
(四)大笑疗法
(五)爱情疗法
(六)安慰疗法
(七)想象(阿Q“精神胜利法”)疗法
(八)反馈疗法
(九)轻松疗法
(十)音乐疗法
(十一)颜色疗法
免疫篇
一、千古不解之谜
(一)疫病——人类健康之大敌
(二)千古不解之谜
二、谜被解开——免疫
(一)免疫——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的种类
(四)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
三、免疫反应(应答)
(一)人体“免疫战争”
(二)免疫反应(应答)的基本过程
(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四)免疫反应的制约因素
四、免疫与健康、衰老和寿命
(一)免疫与健康
(二)免疫与衰老
(三)免疫与寿命
五、免疫与延年益寿
(一)方兴未艾的免疫学
(二)免疫延年益寿的原理
(三)免疫养生术——免疫延年益寿的方法
附录
一、养生之道集锦
二、百岁老人谈长寿诀窍
三、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