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

11 4.6折 24 九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歇尔·柯南 著;赵红梅、李悦盈 译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5

志悦淋图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米歇尔·柯南 著;赵红梅、李悦盈 译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5744814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2页
  • 字数 85千字
  • 丛书 环境美学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区别,并进一步探讨各种文化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与创造的特征,它提供的是种思维方式,让我们通过景观作品实现的意图,在景观再美化的阶段显现自身...本书适用于: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及环境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基于经验观察的关于艺术创造方面的评论研究之一,这种研究始于鲁道夫·阿恩海姆1962年的著名评论——《绘画的起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本书也是第一本把大量的标明现场工程进度的文献、照片作为整个景观项目设计过程的研究基础的书。从纯粹设计的观点来看,这个项目极不寻常,着重强调了景观中视觉节奏的创造。
  本书首先突出的是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区别;其次,促使人们进一步探讨各种文化背景下现代景观设计与创造的特征。Crazannes采石场的设计是独特的,它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艺术品,这种艺术品向不同人群诉说,并不存在一种专横的等级趣味。这是一种情景景观,城乡人们对它有不同的兴趣,汽车驾驶员也不可能与徒步旅行者分享观赏的乐趣,那些对地方史、生态学、考古学或摄影感兴趣的人面对它时。也会拥有不同的欣赏方法。那些关注现代世界中对自然的文化多样性的设计者们,可能会对这种方法感兴趣。最后,本书介绍了一种新的景观美学。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景观项目之于现代中国的相关性,高速公路建筑与景观美学的结合。无疑,设计的独特性和与Crazannes采石场的对话显示出一种有价值的范例。
  本书并不打算提出一种设计模式,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你通过阅读并反思它展示出来的创造的可能性时,你会更珍视本书。
  本书面向不同类型的读者:哲学、艺术和美学、景观建筑和规划、城市和环境设计、文化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学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最重要的,是那些对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换一种方式来思考其意义、困境的读者。
【作者简介】
  米歇尔·柯南,美国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园林和景观研究部主任(驻哈佛大学理事)。曾是巴黎住宅建筑国家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部的学科带头人、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景观建筑学研究高级委员会的会长、法国巴黎第十大学教授;曾获法国科学研究中心(CNRS)颁发的铜制奖章。最重要的专著有:DictionnaireHistoriquedeL‘ArtdesJardins(曾获大普里克斯园林园艺文学奖),L‘inventiondeslieux,EvaluationConstructivedesPolitiquesPublics,TheQuarriesofCrazannesbyBernardLassus--AnEssayAnalyzingtheCreationofaLandscape,EssaisdePoétiquedesJardins(该书于2005年获得意大利GrinzaniHanbury最佳园林书籍奖)。
【目录】
Ⅰ序
1.1中文版序
1.2原文序
Ⅱ导言
2.1景观不是风景画
2.2景观创造之路
Ⅲ伴随着自由爵士韵律的景观历程
3.1突破喀桑采石场
3.1.1浸入历史
3.1.2“喀桑石”休息站
3.1.3应景观之约
3.1.4漫步于喀桑采石场
3.1.5体验视觉和触觉的分离
3.1.6人类劳作与自然生命的缠绕
3.2变公路为景观
3.2.1感官实验,对话之源
3.2.2个关键抉择:路堤斜坡的清理
3.2.3景观草图
3.2.4黑洞玄学
3.2.5岩层的剥离与赋形
1.“针尖山狂想”
2.“塔岩”
3.景观诗学和考古学
4.“岩石场”
5.为北部岩石场寻找个背景
3.2.6岩层景观的美化
3.2.7意外的发现:第二期裸岩的发掘
1.南部风景的显现
2.19号公路碎石层下岩层的发现
3.间断出现的“望孔”
4.“针谷”
5.“罗什福尔大门”的赋形”
6.最后的发现
3.2.8枸筑人工岩层的最后方案
1.1995年晚秋的工程草图
2.神秘的因素
3.选择和反思的时期
Ⅳ 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创造法
4.1  与世界的身体性接触,以及草图的作用
4.2  景观仓0造:theinflexus
4.3  走向异质性文化:theHеtеrodite
注释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