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
  •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

正版现货,塑封全新

158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书峰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2-11

南台书院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书峰 著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5620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阐释——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为例》内容简介:本书是在深入而扎实的田野考察基础上,结合跨学科交叉理论,针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学科问题等给予的分析与研究。本书主要涉及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仪式音乐文本的互文性与符号学阐释、音乐口述史理论与方法、音乐民族志电影、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学科问题及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调查研究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民族学、艺术人类学及相关工作与研究的人员,以及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赵书峰,博士,教授,民革党员。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术型硕士生导师(民族音乐学方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广西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社会科学年鉴2015年度学术人物,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评委会特别提名奖。研究方向主要为历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口述史、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后现代主义等跨学科交叉理论。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海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民族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做过多场学术讲座。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中国音乐》《人民音乐》《民族艺术研究》等刊物发文70多篇。论文曾获2010年“人音社杯”第四届高校学生音乐书评征文比赛二等奖(*一名),2015年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学会杯”二等奖(并列*一名),以及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三等奖。论文《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的新思考》(《音乐研究》2015年第6期)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舞台艺术(音乐、舞蹈)》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论文《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研究——以湘桂滇瑶族为例》被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主编的《通讯(第六号)》(2017年3月刊印)以日文形式全文收录。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跨界比较研究——以中、老瑶族为考察个案》(编号:15BD044)、河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宗醮仪音乐文化再研究》(编号HB15YS046)、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族群边界与音乐认同——冀北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的人类学阐释》(编号SD151100),承担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课题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其他省部级课题研究3项,以及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课题1项。 


【目录】
上篇  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 

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问题的新思考

 

仪式预约文本的互文性与符号学阐释

 

口述文本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于意义

 

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前景与展望

 

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

 

跨界、区域、历史、认同

 

中篇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科问题研究

 

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后现代思维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问题纵横谈

 

下篇

 

国内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多元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

 

多学科交叉视野下瑶族传统文化研究

 

“认同的力量”/“逃避传统的艺术”

 

学术交流与田野考察剪影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