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作者皮国立签名本】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69 九五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皮国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05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1.近代中医在“废医案”的洗礼下,团结起来自觉寻求中医的出路。在西医细菌学的冲击下,中医学人不放弃对传统气论的坚守,仍然以《伤寒论》等经典医书为圭臬,以中医的“毒”、“疠气”等概念对应“细菌”,对细菌说并非全然排拒,而是主动融会贯通。在形势紧急之下,他们追求中医在学理上的被认可,对中医医籍和医案有所整理与吸收,对中医技术则少有发展。在他们的奋力自救下,中医得以幸存,而对中医技术的发展则是他们留给后世的待完成的使命。

2.近代知识分子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全面审视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全盘吸收和保守主义两种态度。同样,他们对中医的态度也出现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其中医者以余云岫和恽铁樵为代表,其他知识分子以鲁迅和章太炎为代表。也有人既尊崇民族医疗传统,又吸收西医实验技术,如于右任以西医实验诊断病名,又以传统中药来治疗疾病,收到好的治疗效果。在民族自信深受打击的近代,知识分子对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矛盾心理可见一斑。

3.现代中医如何走出百年来“废医案”的阴影,在中西医并存的医疗体制下有更大的作为,是近代中医留给现代中医的历史使命。近代中国国运衰微,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式微,幸而文脉未断。而今民族自信高扬,如何继承中医的优秀传统并发展之,如何摆正中西医的位置,也是现代中医面临的时代课题。

【内容简介】
近代中医面临“废医”的生死存亡考验,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基于传统气论与细菌学的近代中西医博弈,既是一场学理和技术的博弈,更是一场话语权和生存权的争夺。博弈的结果是西医胜出,中医在自救中得以幸存,为重生赢得一线生机。

近代中国国运衰微,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危机,中医同样如此。而今,抗生素的弊端日益明显,中医的技术价值也在发扬,如青蒿素的发现,这一切都说明这场关乎中西文化冲突的博弈至今没有停止。

本书立足于以中国医学视角书写中国现代史,聚焦近代中医学与细菌学的各种交锋、对话、排拒与汇通,力图重现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及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构建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理念和药物可以发挥效用的空间。重现这段历史,意在唤醒中医对自身体系的认识与自信、变革与创新,帮助大众了解中医文化的价值,走出百年来“废医案”的阴影,也为个人的实际治疗与日常养生,提供另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皮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医疗史与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医史文献学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医疗社会史、疾病史、身体史、中国近代战争与科技方面的研究。著有《近代中医的身体观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台湾日日新——当中药碰上西药》、《“气”与“细菌”的近代中国医疗史——外感热病的知识转型与日常生活》、《国族、国医与病人——近代中国的医疗和身体》,合编《卫生史新视野——华人社会的身体、疾病与历史论述》、《药品、疾病与社会》。

【目录】

序  中医抗菌事,得失寸心知

自  序  有“生命”的医疗史

绪  论  中医史与细菌学何干?

第一节  “无中生有”的中医疾病史

第二节  浅谈医疗史研究

第三节  内外史的距离

第四节  从热病的近代转型谈起

第五节  新医史的尝试——“重层医史”

第一章  近代中西医在抗菌论述前的汇通

第一节  中西医初遇时的热病样貌

第二节  瘟疫何处生?

第三节  中西医的身体内外——感受与致病

第四节  中西治疗与预防文化的初遇

第五节  从似曾相识到貌合神离之前

第二章  抗菌书籍史——民国中医的外感热病文献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古典医书之再刊行

第三节  西方医学的影响与“中医传染病学”渐趋成型

第四节  日本医书的影响

第五节  古典医学在民国时复兴的几条线索

第六节  “再正典化”(renewed canonization)的传统中医文献

第三章  中西医诠释疾病的历史——“伤寒”(Typhoid Fever)一病的既存与再生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伤寒“西名汉译”之源流

第三节  “伤寒”的中国医学脉络

第四节  另一种声音——温病学的脉络

第五节  病名重释或在中西论争中消亡

第六节  中医的新伤寒论述

第七节  翻译、诠释与再生的中国医史

第四章  菌与气——民国中医对西方细菌论的吸收、排拒与汇通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西方细菌学的轨迹

第三节  中医吸收细菌说之发轫

第四节  章太炎“据古释菌”之例

第五节  中西医对细菌学论争的焦点之一——对气论的坚持

第六节  中西医对细菌学论争的焦点之二——观察、实验方法与治疗学

第七节  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思维

第八节  “亚学西还”的中医细菌学论述

第五章  新中医的实践与困境——恽铁樵谈《伤寒论》与细菌学

第一节  弃文从医的经过

第二节  恽铁樵之历史地位与本章问题意识

第三节  从古医籍中寻求灵感——读书与临症的再定义

第四节  攘外必先安内——“叶派”流毒与学术反思

第五节  恽铁樵对细菌学的认识与回应

第六节  对中西医病名定义之讨论

第七节  民初中医的困境

第六章  气与个人——中医热病学的身体、疾病与日常空间论述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微生物的现代性与“个人”卫生诞生之社会背景

第三节  细菌学之外:中医视角下的外感热病与“气”的位置

第四节  侧写反细菌视角:中西医汇通下的疾病观

第五节  中医的防病论述及日常生活的转型

第六节  热病的医疗空间、居处与日常生活

第七节  中国“个人式卫生”的反思

第七章  民国中医的防疫技术与抗菌思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民国中医对防疫问题之检讨

第三节  实际案例:山西太原

第四节  防疫药品——消毒杀菌话语之转化

第五节  薰香:空气、消毒与清洁

第六节  探索失落的中医防疫技术

第八章  调养、饮食与禁忌——古典理论在病患世界的转型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古典食物禁忌学说和热病之关系

第三节  近代身体观转型之一例——气与抵抗力

第四节  饿不死的伤寒

第五节  西方的营养、中国的禁忌

第六节  热病后之“虚”与“复”

第七节  个人的卫生现代性诞生——气、血、精身体观的延续与转化

第八节  “现代卫生的异域”——中医式调养

结  论  用中国医学书写中国现代史

第一节  检讨:贡献与局限

第二节  西风又东风——传统医学视角的文化史

第三节  “重层医史”视角下的医疗史与国史

【下单须知】
1.下单后48小时内按顺序发货(如无特殊情况,本店发货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2.快递默认菜鸟裹裹(根据各地区的快递公司规定不同,不保证送货上门),如需发顺丰快递请在订单中备注,顺丰只发到付
3.本店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由于签名本、毛边本等类型图书的特殊性,特此申明,务请慎重下单。
4.商品签收之后不再提供退换货服务。快递务请亲自签收,先验收再签收。
5.本店图书多为作者签名或者钤印书,在作者签名钤印过程中,会出现少量压痕污迹破损,这个无法避免,不属于图书质量问题,不给予退换,完美主义者谨慎下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