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转换视域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俄译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象转换视域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俄译研究

正版 青年学术丛书.文化:意象转换视域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俄绎研究

9.75 2.5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童丹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02

风尚文苑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商品描述
E25-11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童丹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02351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0页
  • 丛书 青年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意象转换视域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俄译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外诗歌意象理论沿革的情况,归纳了古今中外诗歌意象理论的共同点,明确界定了意象的内涵和外延,阐释了意象转换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意象转换是译诗和研究诗歌翻译的理想的切入点。作者在理论上探讨了汉诗俄译的心理学基础,深入考察了意象产生的心理过程,创造性地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俄译,这对于进一步规范诗词翻译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立足于实践,通过对大量译本的细心研读和深入剖析,检验意象转换的成败得失,最终细化译本的分类,归纳了意象转换的不同类型,分析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意象转换的衡量标准,为深化翻译理论研究和提高翻译实践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作者引入语言文化学先例理论,探讨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中蕴涵的极为丰富的先例情景,研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独特性,分析了其在翻译中造成的困难,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思路。
【作者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外诗歌意象理论沿革的情况,归纳了古今中外诗歌意象理论的共同点,明确界定了意象的内涵和外延,阐释了意象转换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意象转换是译诗和研究诗歌翻译的理想的切入点。作者在理论上探讨了汉诗俄译的心理学基础,深入考察了意象产生的心理过程,创造性地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俄译,这对于进一步规范诗词翻译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立足于实践,通过对大量译本的细心研读和深入剖析,检验意象转换的成败得失,最终细化译本的分类,归纳了意象转换的不同类型,分析各自的特点,提出了意象转换的衡量标准,为深化翻译理论研究和提高翻译实践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作者引入语言文化学先例理论,探讨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中蕴涵的极为丰富的先例情景,研究了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独特性,分析了其在翻译中造成的困难,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思路。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意象内涵辨析
第一节中国意象理论的沿革
第二节西方意象理论简介
第三节意象概念界定
第四节意象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
第五节小结

第二章从格式塔心理学之整体性原则探意象转换.
第一节意象的本质是诗人心理世界的符号化投射
第二节诗歌翻译中意象转换的原则
第三节意象的转换是译者与诗人的心灵互动
第四节译例分析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从格式塔心理学闭合性原则探意象转换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闭合性原则和译者的“完形”处理
第二节译者的“完形”倾向和诗歌翻译
第三节译者“完形”的“度”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诗歌翻译中意象转换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象”似“意”达
第二节“象”异“意”似
第三节“象”似“意”异
第四节“象”异“意”异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意象转换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第一节先例现象与文化信息的流失
第二节意象外在形式的流失
第三节诗人风格的流失
第四节小结
结束语
附录:部分唐诗宋词及古典散文俄译欣赏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