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制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制研究

正版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制研究

12.25 2.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桂林、陈云俊、于钧泓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04

风尚文苑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商品描述
E16-09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桂林、陈云俊、于钧泓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66996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5页
  • 字数 3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环境问题既有整体性,又有区域性。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间的环境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除了要有统一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环境特点的法律。在大气污染的治理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跨行政区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中期开始日益重视空气污染防治的立法和政策研究。其中,美国独具特色地以空气质量管理区代替行政区划作为联邦空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单位,针对各空气质量管理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分别制定政策措施。欧盟作为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法律。
【作者简介】
  高桂林,男,河北武邑人,1964年12月出生,法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建北京市委法制委员会委员,民建朝阳区委科教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学术著作(含译著)9部,主编教材5部,在《人民日报》等重要媒体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7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参与3项地方性法规的前期研究工作。
  
  陈云俊,男,安徽天长人,1990年10月出生,法学硕士。近三年,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主编教材1部,在《广西社会科学》《环境保护》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大气污染治理的法经济学分析》一文在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第九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于钧泓,女,黑龙江哈尔滨人,1987年10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法专业博士研究生。近年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在《环境保护》等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9篇。
【目录】
第一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概述
第一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大气污染防联控的基础渊源
第一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律制度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法制及实践现状
第二节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

第四章 西方国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借鉴
第二节 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经验借鉴

第五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门立法研究
第一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门立法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门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门立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专门立法的重点内容
小结

第六章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协调研究
第一节 建立立法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二节 国外大气污染治理立法协调的经验与借鉴
第三节 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协调机制的困境分析
第四节 构建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协调机制的建议
小结

第七章 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制度研究
第一节 我国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主要成效
第二节 我国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的突出问题
第三节 我国大气重污染应急管理体制完善的若干对策
小结

第八章 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第一节 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制度概述
第二节 国外主要国家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概况
第三节 建立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我国大气污染公益诉讼制度体系的构建
小结

第九章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法律研究
第一节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概述
第二节 西方国家领导干部问责制的考察与启示
第三节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基础分析
第四节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的构建路径介析
小结

第十章 大气污染治理的法经济学研究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法经济学研究
第二节 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大气污染防治视野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大气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法经济学分析
小结
总结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