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审判 主体、路径与方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审判 主体、路径与方法

正版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审判 主体 路径与方法

7 2.5折 2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晨、刘砺兵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30

风尚文苑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库存书放心购买
商品描述
E04-30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晨、刘砺兵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6220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刑事审判主体、路径与方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篇。上篇围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的瑕疵证据审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司法理念上存在的范式之争——是教条主义的理解和适用“程序正义”,还是以务实的态度用法治原则和理念来弥合“法律织物上的漏洞”。中篇围绕司法官僚系统中“沉默的大多数”——基层刑事法官这一司法行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展开,从内部观察的视角,对现实的影响着、制约着基层刑事法官选择的种种显性或隐性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描述,力图描绘出基层刑庭的制度框架,以及困于局中的基层刑事法官的思维与逻辑。下篇则围绕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创新,以实例展示新的思维方式及多元的研究方法给传统问题的解决带来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

  陈晨,1980年生,浙江台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中国法学会会员。目前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在《刑事法评论》、《法学杂志》、《学术交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刘砺兵,1980年生,辽宁法库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多年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在《法学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上篇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视野下瑕疵证据评价思路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章 遵循教条还是追寻自在:瑕疵证据的审查范式与原则

第二章 探寻规范保护目的:瑕疵证据的审查路径与方法

第三章 追求实质性的权衡:瑕疵证据审查的深层理论检视与应用框架探析


中篇 制度中的法院与行动中的法官

第四章 挑战与回应:当前刑法保护的社会环境总体考察

第五章 思维与逻辑:基层刑事司法活动的主体研究

第六章 异化与规制:从立案审查看法院同公诉机关的相互制衡

第七章 缺席与越位:从发回改判看一审法院同二审的互斥关系

第八章 僭越与恪守:罪刑法定视角下司法机关同立法机关的互补与弥合

下篇 法律“田野调查”方法论的创新与实践

第九章 “双桥好走,独木难行”——改变定性问题的多元透视

第十章 “刺猬专注,狐狸多知”——量刑自由裁量权控制的路径选择与体系构建

第十一章 “有利无数,莫谈学术”——利用SPSS软件对审判绩效指标进行合理分析的初步应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放心购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