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批判丛书
  • 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批判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批判丛书

正版品相好,库存一手无翻阅,内页全新,无划写,发货快!(15点前下单当天发)

42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小娟 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4

上书时间2024-05-23

海棠春睡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小娟 主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47744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7页
  • 字数 315千字
【内容简介】
日常生活批判是20世纪兴起的文化哲学领域。它同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等并列为不同类型的文化批判理论。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许茨、海德格尔、列菲伏尔、卢卡奇、赫勒、科西克等人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日常生活批判问题。这些理论对我们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理论范式、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上与我们有很大差异。例如,胡塞尔所关心的是通过回归前科学的和前逻辑的生活世界而重建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海德格尔和列化;而我们面对的则是如何消解自在自发的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阻滞力。因此,我提出要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构建中国的日常生活理论范式和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实践模式。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展开,但迄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具有初创和奠基的性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目录】
总序

导论 世纪之交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中国日常生活指头理论的初创

  日常生活批判刍议

  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批判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哲学人类学

  日常生活批判—植根于现代化进程的文化哲学

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

  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

  从形而上学走向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美学的本体论基础

  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

  日常生活的沉沦与拯救

  人的问题与生活世界理论

  神圣性:交往的形上之维度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命题

  文化哲学的新视野

  非常识的常识化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日常交往与日常交往

  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大主题

  日常生活批判——中国文化转型的崭新视野

  论日常生活和日常认识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

  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批判

日常生活批判的实践命题

  日常生活批判与深层文化启蒙

  日常生活批判与知性启蒙

  从日常生活批判到文化转型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论析

  市场经济·文化转型·生存方式重建

  日常交往与人的现代化

  日常生活转型与公共伦理意识

  走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悖动

  民众的启蒙——中国现代化失落的环节

  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人情化特质及其现代转换

附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有关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