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炉 评论集
  • 古炉 评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炉 评论集

36 7.5折 4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烨、陈晓明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海棠春睡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G3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白烨、陈晓明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0658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古炉》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历时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自201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在文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专家和读者的极高评价,被认为是贾平凹最广阔、最深刻、最人本、最能表现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认知高度的作品,是贾平凹创作的重要收获,更是一部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长篇小说。小说面世后,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评论家都撰文对《古炉》进行了专业评论,从各角度对文本做出极高的评价。《<古炉>评论集》是一部集合了中国文学评论最高水平的专业论文集,不仅论述了《古炉》的文学成就和价值,更显示了近年文艺评论的新成就。
【作者简介】
  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代表作:《文学观念的新变》、《文学新潮与文学新人》、《批评的风采》、《文学论争20年》等。

  陈晓明,1959年生,著名文学评论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三十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三百多篇。曾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项,2007年获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等奖项。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目录】
上部
写活了也写神了小人物——读《古炉》有感
《古炉》:日常中的人性
落地的文本成就炉火纯青——读贾平凹的《古炉》之随想
自然产生意义——访贾平凹说《古炉》
天地苍茫一片心——重炼人心的浑朴《古炉》
一个村庄与一个孩子——贾平凹《古炉》叙事艺术论
《古炉》的视角和超越
天使·魔鬼·“造反派”——《古炉》人物刍探
《古炉》:积蓄了中国人精气神的典范之作
作为历史修辞的“文革”叙事——《古炉》论
论《古炉》的叙事艺术
贴着人物游弋:《古炉》的语言艺术
如何安放乡村中国的灵魂——评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
剩余的细节
于无声处见波澜
《古炉》:动荡年代的人性“恶”
人人都是历史推手——评贾平凹新作《古炉》
民族记忆中不该被遗忘的存在
《古炉》:民族秘史的别样书写
精英写作的悖论和特权——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古炉》
从“未庄”到“古炉村”
“意境叙事”的实验及其成功范例——贾平凹小说民族性范式的探索之路
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
《古炉》阅读札记
《古炉》:历史与人性的寓言
评贾平凹《古炉》:“碎写”历史,观照虚无
文化大革命的自然生态伦理灾难——贾平凹小说《古炉》中的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
爝火余温在苍凉话古今——贾平凹新作《古炉》笔谈
读《古炉》:历史阴影下的人性写意
关于一个村子的故事和人物——李星与贾平凹关于长篇小说《古炉》的问答
贾平凹说《古炉》:太明确主旨会缩小作品的内涵
难读还是耐读?——贾平凹新作《古炉》引争端
悲悯的情怀,落地的文本——贾平凹《古炉》北京研讨会发言摘要
灵通天地的境界,藏污纳垢的叙写——《古炉》上海研讨会发言摘要

下部
《古炉》专论
第一章“文革”书写与乡村常态世界
第一节“文革”书写
第二节乡村常态世界
第二章日常叙事与悲悯情怀
第一节日常叙事
第二节悲悯情怀
第三章人物形象论(一)
第一节狗尿苔
第二节蚕婆
第三节善人
第四章人物形象论(二)
第五章人物形象论(三)
第一节朱大柜
第二节杏开
第六章叙事艺术(一)
第七章叙事艺术(二)
第八章象征手法及其他
第九章“伟大的中国小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G3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