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新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视觉新论

6 5.0折 12 九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文运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0-17

龙虎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关文运 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7-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28902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贝克莱用联想来解释人们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知识,这种知识本质上是简单观念(心理元素)的结构或复合,由人的联想把它们结合到一起。贝克莱还用这种联想的概念来解释深度知觉。在他的《视觉新论》中,他研究了人们在只有两个维度的视网膜上如何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的问题。他认为,人们知觉到深处的第三维度是由于经验的结果,即视觉印象与触觉和运动觉联合起来的结果。运动觉则是眼睛在不同距离注视对象时由于适应动作而发生的动作,或者是在走向或离开所看到的对象时由于身体运动而发生的。换句话说,走向物体或伸手拿物体的连续感觉经验与眼肌感觉形成联想,便产生了深度知觉。因此,深度知觉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经验,而是一种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观念联合。这是第yi次用感觉的联合解释纯心理过程。这样贝克莱继续发展了经验主义中的联想主义传统。 

 


【作者简介】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为近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哲学家,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等,均成为当时英国各大学热烈讨论的话题。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基尔肯尼地区主教,任职18年,仍一直致力于哲学思辩,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新学院。贝克莱在《视觉新论》中继承和发展了经验主义中的心理联想主义传统,在《人类知识原理》《海拉斯与斐洛诺斯对话三篇》中则系统阐发了他的著名哲学主张:“存在就是感知与被感知”。贝克莱在其后来的著作中还进一步阐发了其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的主张。

 


【目录】
献辞

1.宗旨

2.距离本身是看不到的

3.远距离多半是为经验所知觉的,而不是为感官所知觉的

4.近距离,人们以为是可以借光轴(optic axes)所夹之角观察到的

5.这种知觉距离的方式和前一种方式的差别

6.距离亦可以借分散的光线所知觉

7.这是不依靠经验的

8.这虽是一般人的解释,可并不能满人意

9.有些观念在被知觉时,是以别的观念为媒介的

10.任何观念它本身如不能为人所知觉,我们便不能借它来知觉别的观念

11.我们是借别的观念来知觉距离的

12.在光学中所提到的那些线和角,其本身是看不到的

13.因此,人心并不能借线和角来知觉距离

14.还因为它们没有真实的存在

15.还因为它们不足以解释那个现象

16.能提示距离的各种观念,共有数种:第一就是由眼的运动而来的感觉

17.这种感觉和距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18.在这种事情方面不易有错误发生

19.我们并不顾及光轴所夹之角

20.我们用两眼所形成的距离判断只是经验的结果

21.第二就是现象的纷乱性

22.因为这种缘故,人们才说,人可以根据分散的光线来判断距离

23.答客难

24.在这方面,什么东西蒙蔽了光学家

25.何以一个观念能暗示另一个观念

26.这条原则可以应用在纷乱和距离上

27.第三就是眼的紧张

28.能暗示距离的那些助缘,其本性和距离并无关系

29.博罗博士(Doctor Barrow)所提出的一个难题是和向来的学说都冲突的

30.这种情形驳倒了反光学中传统的学说

31.可是这个现象却和我所立的原则相合

32.这个现象的解释

33.这个现象证实了解释它的那个原则

34.什么时候视觉是清晰的,什么时候是纷乱的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