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2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2版)

150 7.6折 1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孟贤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2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孟贤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2
  • ISBN 9787030353818
  • 定价 1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13页
  • 字数 13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2版)》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聚酰亚胺的“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1章为绪论,其他内容分成三编。第1编化学包括“由二酐(或四酸)与二胺合成聚酰亚胺”、“由二酸二酯与二胺合成聚酰亚胺”、“以硝基酞酰亚胺或卤代苯酐为原料合成二酐及聚酰亚胺”、“聚酰亚胺的交联”、“由双马来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得到的聚酰亚胺”及“聚酰亚胺的分解”6章;第Ⅱ编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包括“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概论”、“异构的聚酰亚胺”、“含氟聚酰亚胺”、“含硅聚酰亚胺”、“含磷聚酰亚胺”、“含脂肪单元的聚酰亚胺”、“含六元酰亚胺环的聚合物”、“液晶聚酰亚胺”、“树枝状及超枝化聚酰亚胺”及“共聚酰亚胺和聚酰亚胺共混物”10章;第Ⅲ编材料包括“薄膜”、“高性能工程塑料”、“泡沫”、“纤维”、“以聚酰亚胺为基体树脂的先进复合材料”、“黏合剂”、“分离膜”、“光敏聚酰亚胺”、“液晶取向排列剂”、“非线性光学材料”、“聚酰亚胺(纳米)杂化材料”、“质子传输膜”、“生物相容材料”及“其他材料”14章。全书共计31章。《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2版)》除了尽可能地反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最新进展外,还包括编著者所在集体近五十年来在聚酰亚胺研究工作中的积累,为了便于读者查阅,书末还附有英文缩写与化合物结构对照表。
《聚酰亚胺: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第2版)》可供从事高分子合成、性能、加工及应用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从事与高分子材料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丁孟贤,浙江温州市人,1961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耐热高分子研究。1980~1982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 K. Stille研究组从事高分子催化剂研究。1982年回国后从事一段时间不对称合成及手性高分子研究,1987年恢复聚酰亚胺研究至今。1988年提研究员,1992年为博士生导师。在聚酰亚胺领域共编写了2本专著;发表了260多篇论文及40多个专利。
【目录】
再版说明
初版序
第1章绪论
1.1聚酰亚胺的性能
1.2合成上的多途径
1.3聚酰亚胺的加工
1.4聚酰亚胺的应用
1.5展望

第Ⅰ编化学
第2章由二酐(或四酸)与二胺合成聚酰亚胺
2.1聚酰胺酸的合成
2.1.1概述
2.1.2二酐和二胺的活性
2.1.3聚酰胺酸与溶剂的复合物
2.1.4形成聚酰胺酸的反应动力学
2.1.5聚酰胺酸的异构化
2.1.6聚酰胺酸的降解过程
2.1.7在其他溶剂中合成聚酰胺酸
2.1.8聚酰胺酸盐
2.1.9“尼龙盐”
2.2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
2.2.1聚酰胺酸的热酰亚胺化
2.2.2聚酰胺酸的化学环化,异酰亚胺的生成
2.2.3聚异酰亚胺异构化为聚酰亚胺
2.2.4酰亚胺化条件对聚酰亚胺性能的影响
2.3由二酐或四酸和二胺或酰化的二胺一步合成聚酰亚胺
2.31在有机溶剂中一步合成聚酰亚胺
2.3.2在水中一步合成聚酰亚胺
2.3.3二酐与酰化二胺的反应
2.4二酐与双(邻位羟基胺)的反应
2.5合成聚酰亚胺过程中各物种的测定
2.5.1红外光谱
2.5.21HNMR
2.5.313CNMR
2.5.415NNMR
2.5.5.19FNMR
第3章由二酸二酯与二胺合成聚酰亚胺
3.1二酸二酯的合成及其异构体
3.1.1二酸二酯的合成
3.1.2异构的二酸二酯
3.1.3醇中水分对二酐酯化的影响
3.2二酸二酯与二胺的反应
3.3聚酰胺酯(聚酰胺)的合成
3.4聚酰胺酯的热酰亚胺化
参考文献
第4章以硝基酞酰亚胺或卤代苯酐为原料合成二酐及聚酰亚胺
4.1由硝基酞酰亚胺合成二酐和聚酰亚胺
4.1.1硝基苯酐和硝基酞酰亚胺的合成
4.1.2由硝基酞酰亚胺合成二酐
4.1.3由双(硝基酞酰亚胺)合成聚醚酰亚胺
4.2氯代苯酐合成路线评述
4.3由邻二甲苯合成氯代苯酐
4.3.1邻二甲苯的氯代和单氯代物的分离一
4.3.2氯代邻二甲苯的氧化及氧化产物的捕集
4.3.3粗氯代苯酐的前处理和异构体的分离
4.3.43一氯代苯酐的合成
4.4由氯代苯酐合成各种二酐
4.4.1联苯二酐
4.4.2二苯醚二酐
4.4.3二醚二酐
4.4.4硫醚类二酐
4.5由氯代苯酐直接合成聚酰亚胺
4.5.1双(氯代酞酰亚胺)的合成
4.5.2由双(氯代酞酰亚胺)合成聚醚酰亚胺
4.5.3由双(氯酞酰亚胺)合成聚硫醚酰亚胺
4.5.4双(氯代酞酰亚胺)与二氯二苯砜或二氯二苯酮在Na2S作用下得到聚酰亚胺
4.5.5由镍催化偶合制备联苯型聚酰亚胺
4.6硝基酞酰亚胺路线和氯代苯酐路线的比较
……
第Ⅱ编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第Ⅲ编材料
附录A英文缩写与化合物结构对照表
附录B二酐单元及愕然单元对气体透过系数和扩散数的增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