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

19 6.6折 29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宝臣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5

上书时间2021-02-23

夏湾拿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宝臣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58437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事情,古人的生活,很多时候并非今人凭借当代的理念与场景所能体会的。作者以情景与情理为视角,回归历史场景,还原社会风貌,从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和丧礼五个方面解读明清京师礼制文化,及其对人们生活模式、民族精神文化的影响。在讲述中,作者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把礼制内容和自己的见解融入其中,分析入情入理,叙述趣味盎然。阅读《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不仅可以获取知识,澄清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更会对传统文化增添几分感悟。
【作者简介】
  李宝臣,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工作,侧重于明清政治制度史、礼制制度史、北京史以及京师文化。主要著作有《北京城市生活史》(明代部分)、《文化冲击中的制度惯性》、《明代北京城市发展史》(即出),论文有《大顺用兵北京试论》、《西学东渐与明代社会特征》、《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制度比皇帝更重要》等。
【目录】
口解题絮语
第一章情景与情理——体悟明清京师文化的关键
一“第四堵墙”理论与旧日戏园情景——关于晴景解题的举证一
“第四堵墙”理论
茶园世象及其他
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的特点:以京剧为例
“第四堵墙”理论与传统戏曲表演模式格格不入
二男旦的女人气与同性恋——关于情景解题的举证二
女人气:男旦必备的条件
同性恋: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艺术追求和人格的关系
三男旦的由来与男旦艺术的优势——关于情景解题的举证三.
妇女礼教约束时代并不禁止女性演员登台
官场纪律的变革成就了男旦事业
男旦的优势
四皇族与正黄旗双保险的纰漏——关于隋理解题的举证一
烤肉生意何必牵扯皇族
皇族大都与正黄旗无缘
五红楼“茄鲞”的美食玩笑——关于情理解题的举证二
六秦可卿搭上废太子允扔之女——关于情理解题的举
秦可卿悬案的前提二十馀篇,译著有《颜惠庆自传》(合译)
允扔及其诸子女情形
清代皇子、宗室王公纳妾与生育登记制度
投资废太子私生女的价值与风险
废太子的女儿需要出宫避难吗
曹雪芹笔下的贾珍其人
第二章吉礼一一敬天法祖的庇佑情结
一吉礼的类别、日期与意义
大祀及其日期
中祀与祀
祭祀的意义
二天坛与祭天程序
北京天坛的创建与形制
清乾隆扩建圜丘的尺寸问题
圜丘祭天仪式的程序
乐舞与神乐署的功能
三祭天——皇帝的专利:胤稹代父祭天透露的传位信息
抚远出征:允襪并非父皇属意的储位人选
代父祭天:传递了储位人选的信息
四明清两朝北京其他主要国家坛庙的历史渊源
地坛
朝日坛
夕月坛
社稷坛
山川坛
先农坛
太庙
帝王庙
文庙
汉寿亭侯庙
堂子
……
第三章 嘉礼——皇权的铺张与人生的庆典
第四章 宾礼——外交与社交的礼仪规范
第五章 军礼——耀武扬军事礼典
第六章 凶礼——逝者的荣哀生者的团聚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