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承认哲学的历史逻辑:黑格尔、马克思与当代左翼政治思潮

78 九品

仅1件

福建厦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良斌 著;王凤才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号书柜1格外排

上书时间2024-10-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良斌 著;王凤才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52332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批判理论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霍耐特是社会公认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他的“为承认而斗争”理论代表着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霍耐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承认学说,力图用规范性与经验性相融合的方式为批判理论重新建立规范性基础。 霍耐特吸收了黑格尔早期学说中蕴含的主体间相互承认而产生自我意识的观点。“承认”,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焦点问题,具有悠久的政治思想史传统。本选题致力于探讨承认问题在当代西方再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以马克思的“承认”哲学思想为观察视角和基本立场,探索和梳理西方承认思潮的思想资源、理论变迁和叙事脉络,力图在解放政治的现代性规划中重构承认叙事的理解框架,并由此开启承认问题在中国语境中的现实生长点,以期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内涵提供一种有益的尝试。
【目录】
如何理解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代总序)
导论

第一章 黑格尔的承认哲学体系:承认问题的开启
第一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原初语境
一、启蒙规划与黑格尔的承认哲学
二、启蒙现代性的诊断与解放愿景的探索
三、黑格尔承认哲学的保守性
第二节 黑格尔耶拿早期的承认哲学
一、承认范畴的提出
二、爱、家庭与承认
三、占有、劳动与异化
四、契约、斗争与承认
第三节 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变迁
一、自由、权利与承认
二、承认辩证法与奴隶的解放
三、从爱的调和走向伦理国家的和解

第二章 马克思的承认哲学视阈:承认问题的重构
第一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孕育生长
一、解放政治的规划与承认问题的提出
二、革命还是承认:解放政治的双重叙事
三、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与承认辩证法的扬弃
第二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思想谱系
一、劳动、信贷关系与异化
二、个体承认与共同体价值的融合
三、拜物教批判与自由王国的探索
第三节 马克思承认哲学的基本范畴
一、劳动:承认哲学的中介与载体
二、社会关系:承认哲学的视界与构图
三、资本:承认哲学的批判主题与改造对象
四、联合体:承认哲学的走向与旨归

第三章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承认叙事:承认问题的褪隐与复兴
第一节 革命哲学的重构与承认哲学的中断
一、后马克思时代的历史拐点
二、解放政治的彰显与启蒙的祛魅
三、革命伦理与审美救赎
第二节 从革命政治到认同政治
一、交往视界的建构与承认问题的迂回
二、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
三、告别革命与走向认同政治
第三节 承认问题的复兴与霍耐特承认政治的建构
一、黑格尔承认哲学的回归与马克思承认哲学的批判
二、承认的三元模式与社会冲突的道德诠释
三、多元正义与“后传统共同体”的建构

第四章 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再激进化”:承认问题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后革命氛围”下的承认哲学
一、西方社会的变迁与“后革命”语境的提出
二、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与霍耐特的理论定位
三、承认哲学的论争与针对霍耐特的质疑
第二节 西方左翼政治思潮的“再激进化”
一、承认还是再分配
二、承认架构的多元修正
三、激进民主的悖谬
第三节 回到马克思与西方左翼承认哲学的批判
一、西方左翼政治思潮再激进化的审视
二、承认哲学的批判与马克思的当代价值
三、回到马克思与解放政治的当代走向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实践:承认问题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承认哲学的全球化背景与中国语境的提出
一、苏联革命哲学的境遇与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全球化浪潮与“后社会主义的“十字路口”
三、西方语境与中国语境的重叠及其差异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历史探求
一、统一战线的创造
二、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实践
三、革命哲学的歧路与反思
第三节 中国语境下承认哲学的当代回应
一、承认哲学的当代定位与改革开放的战略
二、承认的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三、承认哲学与“中国梦”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