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之洞评传
  • 张之洞评传
  • 张之洞评传
  • 张之洞评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之洞评传

66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天瑜、何晓明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l3a3

上书时间2024-05-17

玉墀轩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天瑜、何晓明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1-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1254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69页
  • 字数 34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内容简介】
《张之洞评传》共两篇十五章,三十万言,以张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四十年”的不凡政治生涯为经,以其学术、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和文化思想为纬,以办洋务、倡“中体西用”说为重点,全面廓清这位身处古今中西大交汇时期的“过渡型”历史人物思想变化和发展的脉络,深刻揭示出其思想、个性、行为的种种矛盾,点明其集儒臣与能吏于一身,兼开新与卫道于一体的人生之旅的特征,评判其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特定地位。
【作者简介】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教授。著有((上古神话纵横谈》、《中国思想家论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辛亥武昌首义史》(与贺觉非合作)、《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与周积明合作)、《中华文化史》(与何晓明、周积明合作)等书。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何晓明,1951年6月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讲师。1988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近年来在《历史研究》、《学术月刊》、《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中国近代史、文化史及史学理论方面的论文20余篇。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论 张之洞与他的时代

生平篇 从清流健将到洋务殿军

第一章 早岁经历

一、世宦之家

二、科举得志

第二章 宦海初涉

一、三省学官

二、入党清流

第三章 抚晋兴革

一、整肃吏治

二、清理财政

三、禁戒烟毒

四、转向“洋务”

五、心系南天

第四章 粤海经略

一、积极备战,顾全大局

二、“独数谅山一役,全仗纡筹决策”

三、反对议和,加固两广边防

四、洋务事业“小试其端”

五、粤政事略

第五章 “劳歌已作楚人吟”

一、近代机器工业的创办

二、铁路事业的开拓

三、民营工商业的振兴

四、新式教育的创设

五、新军的编练

第六章 暂署两江

一、甲午主战

二、练军备武

三、兴工劝商

第七章 戊戌到庚子年间的权变

一、与维新运动的微妙关系

二、主谋“东南互保”

三、镇压“自立军”

第八章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一、“新政”主角

二、抵制革命

三、人参军机

四、国运尽,老臣逝

五、著述遗世

思想篇 开新与卫道二重变奏

第一章 儒臣与能吏

——张之洞的政治风格

一、“任人者治,任法者乱”

二、“书生习气”

三、“私利不可讲,而公利却不可不讲”

四、纵横捭阖,进退有据

第二章 恶公羊,兼汉宋,通经致用

——张之洞的学术宗旨

一、力辟今文公羊说

二、“汉学,学也;宋学,亦学也”

三、“经世”、“务实”学风

第三章 洋务殿军的富国梦

——张之洞的经济构想

一、从“不敢为功利操切之计”到广兴实业,开辟利源

二、超越中古的产业结构观与产业功能观

三、维护国家利权

四、“应办之事必须办,应用之财必须用”

第四章 “练兵一事,鄙人身心性命之学”

——张之洞的军事谋略

一、“兵之于国家,犹气之于人身”

二、改革军制,裁旧练新

三、从“广求利器”到“自铸枪炮”

四、“战人较战具为尤急”

第五章 维护主权之旨,羁縻牵制之术

——张之洞的外交主张

一、内政自有主权,外交须有成案

二、从“远交近攻,以夷制夷”到“利用均势,羁縻牵制”

三、“蝮蛇螫手,壮士断腕”

第六章 “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德智体“体用兼赅,先后有序”

二、“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

三、“学之为事,讲习与历练兼之”

四、“师范学堂为教师造端之地,关系至重”

五、广派游学,收“百闻不如一见”之利

第七章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张之洞的文化观

一、文化观的发展轨迹

二、“沧海横流,外侮洧至,不讲新学则势不行”

三、“物曲虽博取,王制乃常宗”

四、“枢纽只在此化新旧之见”

五、“中体西用”说的“最乐道者”

六、“过渡时代”的过渡型理论

索引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词语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