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110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邵培仁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水木年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邵培仁 著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5700552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8页
【内容简介】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媒介地理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作者简介】
邵培仁,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传播学会会长,浙江省会展学会会长,《中国传媒报告》杂志主编。《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奠定了其传播学研究的原点,《当代传播学丛书》开拓了传播研究领域,《传播学》则是其传播理论精华的集成。近年.他又努力开辟媒介管理学研究的疆域,《媒介管理学》、《媒介生态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先后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20种。著作获得省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个人于2004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于2007年荣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
【目录】
上编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源流
第一章媒介地理学的对象与意义
第一节作为交叉融合的媒介地理学
第二节媒介地理学的对象与体系
第三节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媒介地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作为地理中的媒介形态
第三节作为媒介中的地理样本
第四节媒介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媒介地理学的科学性与学术性
第一节媒介地理学的关键矢量
第二节媒介:天地人一体与延伸
第三节媒介地理学的学术追求

中编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空间:媒介传播环境中的材料与景观
第一节空间作为语境假定物
第二节不同空间的特点与景观
第三节空间感的转变与解读
第四节媒介与空间的互动与博弈
第五章时间:媒介地理系统的变化与流动
第一节时间的概念及性质
第二节媒介:变革时间的观念及分配
第三节时间:影响媒介的生产
第四节媒介时间:媒介研究的新视角
第六章地方: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
第一节地方是媒介地理学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全球化视野中的地方维度与意义
第三节消失的地域与媒介地方感的形成
第四节地方性:是媒介的进步还是倒退
第七章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
第一节景观的多重含义
第二节景观的生产与消费
第三节景观的象征意义
第四节媒介与景观社会
第八章尺度:媒介传播的本土性与全球性
第一节作为梯状和同心圆状的尺度
第二节本土性、全球性与尺度
第三节媒介与本土性
第四节媒介与全球性

下编媒介地理学的基本问题
第九章传者与受众地理
第一节传播者的地理特征
第二节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与地理
第三节作为消费者的受众与地理
第四节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与地理
第十章媒介符号地理
第一节符号及其性质
第二节媒介符号与地理
第三节媒介中的语言符号与地理
第四节媒介中的非语言符号与地理
第十一章报刊地理:阅读景观的营造
第一节地理与近代报刊的产生
第二节地域文化对报刊的影响
第三节报刊的地域性特点
第四节报纸对地理景观的塑造与想象
第十二章广播地理:听觉的空间魅力
第一节广播收听的变迁
第二节广播发展中的“催化剂”
第三节广播节目与地理
第四节广播对地理的塑造
第十三章电影地理:眩晕的影像景观
第一节电影视觉接受的地理变迁
第二节电影:艺术呈现地理景观和想象世界
第三节电影是对现实地理的重建与延伸
第四节电影生产与经营中的地理因素
第十四章电视地理:集聚地理能量的利器
第一节电视的产生发展与地理
第二节电视收视与地理
第三节电视内容与地理
第四节电视传播技术与地理
第十五章网络地理:自由的赛博空间
第一节网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第二节网络地理的颠覆与重建
第三节地理制约网络的发展
第四节建设与营造网络新文明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