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
  •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
  •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锐新闻传播学者论丛:参与型政治的崛起 中国网民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实证考察

5 1.0折 49.8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新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水木年华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明新 著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04855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306千字
【内容简介】
  互联网正以强劲的势头改变着中国的政治进程。本书作者认为,在当今中国,在互联网推动下的政治实践发展和政治文化变迁,具备了现代参与取向的公民文化特质,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参与型政治”景观。不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基于个体层次的调查数据展现了一幅网民参与意识及实践正在勃兴的政治图景。在其中,网民尝试将自己作为社会体系中的一员,借助互联网积极介入和影响公共生活。本书的研究还在网民的政治心理和行为之间确立了明确的因果链条。这些研究和发现有助于人们理解当前网民政治参与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以及深入透视中国网民政治参与的现实面貌和未来趋势。在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政治参与的剧增要求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以满足公民政治参与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参与型政治反映了当下中国特有的政治生态,但其本身也存在诸多结构性的缺陷。
【作者简介】
  张明新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导、院长助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媒体的采用与效果、媒体生态与媒介经济、传播社会学。曾在Information Research,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China Media Research,《新闻学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开放时代》《公共管理学报》《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一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中国的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和媒体

 第一节中国政治文化与实践:传统和当下

  一、中国传统的臣民政治文化:延续与变迁

  二、1978年以来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特征与解释

 第二节传统媒体、互联网与民众政治参与的变迁

  一、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媒体角色

  二、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洪流

第二章“参与型政治”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第一节政治参与和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一、作为行动或实践的政治参与

  二、作为意识或观念的政治文化

  三、公民文化作为一种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参与型政治”的内涵

 第三节“参与型政治”何以可能?

  一、互联网作为赋权手段

  二、互联网作为政治机会结构

  三、互联网作为动员结构

  四、互联网作为政治社会化渠道

第三章研究框架与研究数据

 第一节研究框架

 第二节研究数据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概况

第四章网民政治参与的认知层面

 第一节网民对互联网政治功能的认知

 第二节互联网作为网民的政治认知渠道

  一、媒体接触和新闻性接触的整体状况

  二、互联网政治信息接触的多样化面貌

  三、网民基于互联网的重要时政议题认知

 第三节网民政治认知中的关注度与精细加工

 第四节互联网环境下各政治认知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网民参与中的政治效能感

 第一节政治效能感的概念及其结构

  一、政治效能感为何至关重要

  二、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与结构

 第二节中国网民的政治效能感

  一、三种政治效能感的水平

  二、三种政治效能感的比较和相互关系

 第三节政治认知因素对网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

第六章政治信任:网民政治参与的情感要素

 第一节政治参与中的情感因素与信任

  一、政治情感的概念及其在政治参与中的作用

  二、政治信任作为一种政治情感

 第二节网民政治信任的现状:多重指标分析

  一、总体政治信任指数

  二、党政机构信任指数

  三、官员不信任指数

 第三节互联网政治认知与政治信任的关系

 第四节网民政治不信任的网络表达

第七章“无形的政治”:表达作为政治参与行为

 第一节表达性政治参与与网络空间的政治表达

  一、政治系统论中的表达性政治参与

  二、中国网络空间的政治表达:控制与反控制

 第二节网上政治表达的水平、活跃者与沉默者

 第三节网上政治表达的动力与阻力

 第四节网络空间的民族主义表达

第八章网民的政治讨论:水平、网络与决定变量

 第一节政治讨论的民主参与意涵及其

  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

  一、政治讨论的民主参与意涵

  二、网上的政治讨论:在商议民主视野下解读

 第二节网民政治讨论的水平与网络

  一、网民政治讨论的水平:现状与比较

  二、网民政治讨论的网络:规模与结构

 第三节网民政治讨论的决定变量

第九章网民的政治参与:现状描述与解释模型

 第一节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与范畴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政治参与

 第二节网民政治参与的基本现状

  一、自动参与

  二、动员参与

  三、积极参与者的规模与特征

 第三节网民的政治认知、表达、讨论与参与:

  构建因果模型

第十章研究结论、讨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展望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