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

6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晓灵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A O33

上书时间2024-05-22

TANGO糖果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晓灵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2173295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316页
  • 字数 220千字
【内容简介】
《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聚焦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问题和数据治理问题,致力于构建我国的金融科技监管和数据治理体系,更好地推动平台金融企业发展。
  这本书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对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金融科技业态存在的平台垄断问题、信用风险问题、系统性风险和算法伦理等问题。本书认为,金融科技的监管目标框架应当包括包容性、稳定性、合规发展和消费者保护,应该秉持风险为本、技术中性、基于行为、功能监管等原则,对金融科技实施差异化监管、以行为为基础开展反垄断相关工作、强化基于算法的行为监管,并建立多级牌照和资质管理体系。同时应当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建设全国层面的监管大数据平台,建立监管沙箱机制,解决监管滞后性问题。本书指出,金融科技监管的底层逻辑是数据治理问题,并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公民数字身份、积累行为数据、将身份信息和业务数据分离、探索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向用户披露信息收集和画像的全部细节、建立经用户授权同意后的数据协同共享机制等。
  这本书不仅系统性地研究了金融科技企业因何而生、因何而变这个根本性问题,前瞻性地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而且针对性地设计了金融科技的监管架构,有助于指导金融监管部门、互联网和数据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平台金融,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战略,更好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吴晓灵

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导。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吴晓灵女士1994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2005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2006年、2007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1年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吴晓灵女士长期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著有《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银行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资管大时代》等著作,在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关于财政金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普惠金融、金融法律等的文章。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参与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丁安华

丁安华先生现任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在加入招商银行之前,丁安华先生曾先后供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加拿大皇家银行、招商局集团以及招商证券,历任招商局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招商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丁安华先生具有二十多年的学术界、央企和金融机构从业经验,曾领导国内*佳卖方研究团队,专业能力和研究实力得到广泛认可,曾获得《财经日报》“年度机构(中资)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本土券商*佳首席经济学家”等奖项。

丁安华先生近年来曾先后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招商银行、招商证券和招商轮船董事。目前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湖南大学及资本市场学院客座教授。
【目录】
推荐序/楼继伟  

前 言/吴晓灵  

导 读 

章 金融科技公司监管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  

我国金融科技的演进路径及商业模式  

金融科技的风险和数据治理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框架  

完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建议  

第二章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制度

个人数据账户的基本概念  

个人数据账户的国际经验 

个人数据账户的积极意义  

个人数据账户的实现过程 

个人数据账户的可携权边界  

建立个人数据账户的建议  

第三章 金融科技热点问题

从支付到理财的第三方支付发展路径  

银行业小微贷业务模式变革历程  

智能投顾服务与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的伦理风险及社会责任  

金融大数据共建共享  

第四章 信贷领域的风险与法律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过程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信贷领域的风险  

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  

个人数据财产权益归属  

个人数据隐私保护 

企业数据共享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算法监管  

平台公司垄断  

第五章 大数据在风控征信领域的应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发展概况  

金融科技公司介入金融业务的节点和驱动力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与征信行业的应用 

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在风控与征信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第六章 金融科技公司国际监管的经验借鉴

金融科技公司的国际监管探索  

对我国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建议 

附 录

附录一 有关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监管的问题

附录二 对于“G、B、C一体化”金融大数据专区试点建设的具体建议方案 283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