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诠解 中国哲学 刘凯主编
  • 荀子诠解 中国哲学 刘凯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荀子诠解 中国哲学 刘凯主编

505.6 3.2折 1580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凯主编

出版社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21518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6页

定价1580元

货号508_9787512021518

上书时间2024-04-05

悦霖图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圣人荀子()
一、邯郸赵人()

二、游学于齐()

三、献策幽燕()

四、名扬稷下()

五、论儒秦邦()

六、议兵赵国()

七、著书兰陵()

第二章荀子思想综述()

一、荀子的天人思想()

二、荀子的人学说()

三、荀子的礼治思想()

四、荀子的王霸思想()

五、荀子的教育思想()

六、荀子的利民思想()

七、荀子的禅让思想()

八、荀子的用人思想()

九、荀子的音乐思想和诗赋()

十、荀子对先秦诸子思想之批判结()

十一、荀子对后世的影响及历代对荀子的评价()

第三章荀子与儒家()

一、儒学在战国的分化与发展()

二、荀子对子思、孟子、子夏、子张、子游的批评()

三、荀子与孟子思想的交集()

四、荀子对儒家“知”论的贡献()

五、儒家的政治教义与荀子的贡献()


内容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叶的思想家、文学家,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一位大师。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是他关于人、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如果说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像一双健康美丽的天足,在后来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下,孟子的思想被慢慢地束缚、扭曲成一双金莲。所以,如果要细究儒家思想的根本,其方法,唯有研究先秦儒教大家著述一途。荀子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诸侯争霸,血雨腥风。而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的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的目的。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想满足,若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有恶(详情参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起伪”使人格提高。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这一“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对于维护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谭嗣同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纵观历史,我们发现谭嗣同说的基本属实,历朝历代的皇帝,虽然都尊崇儒学,但都基本沿用了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事实上,汉王朝建立后,经过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至汉宣帝时,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遂被确立为“霸王道杂之”的基本国策而延续下来,也被称之为“儒皮法骨”,是外表包装了层儒家思想,其实奉行的是法家学说。汉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莫不以儒家与法家互为表里,以礼治与法治、王道与霸道兼施并举,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的基本国策,这充分反映了荀子学说对中国封建的深远影响。直到,“隆礼重法”的思想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从近代走到,打破了人治的尊崇,实现了法治的普及。虽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很多人对法律依然存在误解,但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法律并不是的,我们不能从一个“人治”的,又走向一个“法治”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思其中的道理。荀子作为先秦时代的一个结式的人物,不仅在哲学上成斐然,对传统所讨论的天人、名实之辨,古今、礼法之争等诸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达到了批判结的高度,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音乐等方面皆提出了自己的观念,卓然不凡,被学者认为是提出“通儒”概念。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激烈,迄今不息。荀子之所以如此引人非议,在于他思想之驳杂。先秦诸子的思想倾向都很鲜明,学派归属一般不成问题,只有荀子是个例外,在他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融汇了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气象,奠定了荀子思想巨人的地位。而他这种驳杂的思想来源,与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疑案难题。千百年来,伴随着绌荀、申荀的起落反复,人们对荀子之学不断地推出新的认识,获取新的启示。本套荀子诠解丛书,比较全面地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本套为荀子足本,参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作出了详细注释和今译,并围绕各章主旨,对荀子名言、荀子智慧进行深入阐发,力求将荀子文字优美、体例完整、代表其写作方法和风格的作品以及其智慧思想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现代人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修身处世,都大有益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