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

内页干净

6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柯博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33

上书时间2025-01-06

夜览的小书桌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柯博文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7
  • 版次 1
  • ISBN 9787801902245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4页
  • 字数 371千字
【内容简介】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作者简介:

  柯博文(旧译“小布尔”,Parks M. Coble)历史学博士。1975-1976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执教。1976年至今一直在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任教,任该校历史系教授。

  著作有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ement, 1927-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80);Facing Japan Japan: Chinese Plotitics and itics and Japansese Inmperialism, 1931-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91);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r'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aia Press, 2003)。另在Chinese Dtudies in History等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中国近现代论文年10篇。
【作者简介】
柯博文(旧译“小布尔”,Parks M. Coble)历史学博士。1975-1976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执教。1976年至今一直在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任教,任该校历史系教授。
著作有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ement, 1927-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80);Facing Japan Japan: Chinese Plotitics and itics and Japansese Inmperialism, 1931-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 Series, 1991);Chinese Capitalists in Japar's New Order: The Occupied Lower Yangzi, 1937-1945(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aia Press, 2003)。另在Chinese Dtudies in History等刊物和论文集中发表中国近现代论文年10篇。
【目录】
中文版序言

鸣谢

前言

第一章 满洲、上海和不抵抗

 不抵抗的背景:南京与日本(1927~1931年)

 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的联合(1927~1931年)

 对不抵抗的挑战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的遗产

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反对者

 政府内部的政治困境

 东北的抵抗

 南京与抵货运动

 群众对不抵抗的反应

 邹韬奋与《生活》期刊

第三章 北方的新危机:山海关、热河和

 《塘沽协定》

 对热河危机的反应

 长城抗战

 黄郛与《塘沽协定》

 对《塘沽协定》的反应

第四章 《塘沽协定》与中国政治

 冯玉祥与民众抗日同盟军

 日本问题与南方政治

 塘沽与南京政权的政治结构

第五章 年南京的妥协政策

 天羽主义

 关税和贸易问题

 与“满洲国”的通车通邮

 “攘外必先安内”的重申

第六章 敌乎?友乎?

 中日亲善?

 关东军反对和平举措

 《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

 《新生》事件

 危机的后果

 “蓝衣社”在华北

第七章 直到和平无望

 南京的政治骚乱

 中日经济提携

 1935年11~12月的自治危机

 和平内阁

第八章 群众的抵抗浪潮

 邹韬奋与全国救亡运动

 日本的态度变得强硬

 日本支持的华北走私

 国民党政治与抵抗问题(1936年)

 一连串的事件

 绥远事件

第九章 走向冲突——西安及其之外

 西安事变

 西安:没有回答的问题

 日本与西安事变

 战争

结论

征引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