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25 6.0折 42 九五品

仅1件

重庆巫溪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发有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6-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少量铅笔勾画痕迹,几乎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发有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020102549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95页
  • 字数 41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有十三章的内容,都是最近五年陆续写成的新稿。其余几章在旧稿的基础上,将新世纪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纳入整体视野,进行修改与重写,并对论述结构和逻辑框架进行相应调整。像“《小说月报》与”“选刊现象”“《当代》与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等章,补充了从2002年到2012年的数据与资料,做了较大幅度的增补和改写。之所以做如此大刀阔斧的改动,一是当代文学与当代传媒时间下限的不断向前延伸,使研究者必须不断跟进和作出调整;二是文学传媒研究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其观点、方法和研究范式都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推进。对于当代文学期刊和其他媒介形式来说,只要一直坚持下去,研究者在面对动态对象时,学术判断就不应该是静止的、僵化的、封闭的。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思考,自己也意识到刚进入文学传媒研究领域时写作的文字,有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这《中国新文学研究丛书: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算是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和调整的结晶。
【作者简介】
  黄发有,1969年底出生,福建上杭人。经济学学士,文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致力于文学传媒研究和当代文学研究。著有《媒体制造》《文学传媒和文学传播研究》《想象的代价》《边缘的活力》《文学季风》《准个体时代的写作》《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奖、江苏省333工程突出贡献奖、唐瞍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文学评论奖、紫金山文学奖、齐鲁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导言文学传媒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上编文学期刊研究
第一章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环境
一、创刊、停刊和复刊
二、从更名到改版
三、文学期刊与文学变迁
第二章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改制
一、困境与突围
二、改制的模式
三、经验与误区
第三章文学风尚与时代文体
——《人民文学》(1949-1966)头条解读
一、文学导向
二、作者策略
三、文体偏向
第四章从“边区文艺”到“西北文艺”
——大区文学刊物《西北文艺》研究
一、《西北文艺》的创刊
二、配合政治任务
三、群众文艺路线
四、大区刊物的命运
第五章《小说月报》与“选刊现象”
一、现时主义
二、中庸趣味
三、转载效应
第六章《当代》与现实主义
一、薪尽火传的接力
二、时代见证与底层叙述
三、现实主义的两难
第七章《收获》与先锋文学
一、锦衣夜行的实验
二、风云际会的共生
三、顺时随俗的变奏

中编文学出版研究
第八章中国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
一、弃旧图新
二、汇入巨流
三、改写自我
第九章文学出版的转型与分化
一、三足鼎立的格局
二、商业造势的盛行
三、时尚化与规模化
第十章数字时代的编辑理念
一、理想的垫脚石
二、商海里的传火者
三、媒介融合的信使
第十一章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
一、辉煌与遗憾
……
下编跨媒体传播研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