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

正版书籍 内无图画痕迹

30 7.5折 39.8 九品

仅1件

安徽淮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克劳德 M.斯蒂尔(Claude M. Steele) 著;韦思遥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69

上书时间2024-06-19

老街坊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克劳德 M.斯蒂尔(Claude M. Steele) 著;韦思遥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61166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2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whistling vivaldi:how stereotypes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
  • 丛书 心智讲堂
【内容简介】

  这种种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对你的人生机遇造成深远的影响——当这种身份的压力加诸你自己时,你会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从而焦虑和分心,表现越来越差!

 

  社会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克劳德 M.斯蒂尔敏锐地捕捉到了有关社会身份的微妙迹象,并在《刻板印象》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您去回顾这个谜团被解开的过程,探究 “社会身份”如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心负重压、焦虑不安;我们还要一起学习一些能够化解刻板印象影响的神奇策略。

 

  现在,我们不必再默默受害了。

 

  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抛弃歧视、肯定彼此的价值、用学习的态度去接触不同的身份,让女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贫困的孩子不再低着头行走,让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克劳德 M.斯蒂尔(Claude M. Steele),社会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心理系主任、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
  美国教育学会、国家科学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
  曾被授予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有:社会心理学、刻板印象威胁、自我肯定和成瘾行为。

【目录】

对本书的赞誉
推荐序 刻板印象就在我们身边
译者序
致谢
第1章 起源:从身份认同说起
1 社会身份,限制和威胁着我们 
2 用口哨吹出维瓦尔第乐曲的黑人小伙 
3 刻板印象让人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失败 
4 这是一种普遍而又强大的阻碍

 

第2章 发现:为失败寻找原因
1 旁观者的误区:忽视当事人面临的环境 
2 少数群体为何取得的成绩不佳? 
3 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 
4 在校园里制造“少数派”:对孩子过于可怕的压力 
5 在实验室制造“少数派”:污名效应 
6 为女性的数学能力平反:学界的轩然大波和实验证明

 

第3章 纵览:无所不在的刻板印象威胁
1 媒体对西雅图超音速队的评价是如何大逆转的 
2 被钉在脑门上的名声 
3 刻板印象威胁只对女性有效吗? 
4 黑人群体面临的身份压力也浮出水面 
5 优秀的诅咒:平庸者对身份压力熟视无睹 
6 一种现象,多个名字 
7 我们每个人,都在与社会身份斗争

 

第4章 生活: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身份认同
1 从黑人变成白人的《纽约时报》作家 
2 改变身份,就能改变环境,从而改变人生 
3 身份的压力占据了我们的思想,挥之不去 
4 身份的影响力为何如此强大?——因为它带来了威胁感 
5 你和我之间最无关紧要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身份、群体和偏见 
6 “希望工程女孩”的故事

 

第5章 体验:我们都是“少数派”
1 当从多数群体变成了少数群体的时候 
2 没有人永远都是多数群体,刻板印象威胁总会
找到你

 

第6章 误区:努力的结果未必都是好的
1 孤独奋斗的结果是恶性循环 
2 为了对抗偏见而钻进了牛角尖 
3 “过度努力”现象让结果适得其反

 

第7章 负担:刻板印象威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我们连爱情的感觉都会搞错 
2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情绪反应:焦虑 
3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生理反应:血压升高 
4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思维反应:胡思乱想 
5 约翰•亨利的启示:少数群体成功的压力,以及更高的高血压发病率 
6 关乎身份,追求卓越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第8章 线索:造成威胁感的真正原因
1 女性大法官的困境 
2 提醒你是“少数派”的种种线索——把威胁感塞入你的头脑 
3 对线索的理解,是可以被改变的

 

第9章 教育:发生在课堂里的博弈
1 即使没有歧视,依然存在压力 
2 身份威胁的影响统治着全美大学 
3 一位导师带来的转变 
4 夸奖无效,强调高标准要求有效 
5 换个角度看环境 
6 有没有方法改善孩子的表现? 
7 几次练习的效果就能持续两年之久 
8 有帮助的教学方式大集合 
9 营造安全感的效果:只对自强者有效 
10 入学考试低估了落后孩子的成绩

 

第10章 距离:身份威胁让我们彼此分离
1 “西南航空专供头等舱”现象 
2 并非歧视,而是害怕被当成歧视 
3 靠着学习的心态放下包袱

 

第11章 总结:身份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