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840儒学在欧洲
¥
5
1.3折
¥
39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成权;詹向红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60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成权;詹向红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811108163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1页
-
字数
226千字
- 【内容简介】
-
1500年至1840年这三个多世纪,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时期,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形势的时期:在世界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物质文化为主的间接交往局面,在思想文化层面出现了直接的对话,在亚欧大陆两端之间一度呈现“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双向交流的文化景观,儒学也因之进入了欧洲。
在中国这块历史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儒学为什么会进入欧洲?它在欧洲的命运如何?这就是本书希冀回答的问题。
- 【目录】
-
引言
上编 儒学西传的背景
第一章 1500年前后的中国和欧洲
1500年:世界历史的分界点
1500年之前:中国和欧洲的相对隔离
“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
奥斯曼帝国:欧洲人陆上东进的新障碍
“寻找契丹”:“大航海”的目标
1500年之后的中国和欧洲
第二章 葡萄牙:第一个与中国觌面的欧洲国家
印度航线的开通
香料:葡萄牙人海外扩张的动力
占领马六甲
觊觎中国
占据澳门
欧洲人纷至沓来
第三章 “宗教改革”与耶稣会士来华
海上“十字军”东征
基督教的“普适”价值观
奥古斯丁
阿奎那
征服:传播福音的手段
“宗教改革”与耶稣会的成立
基督教来华的先驱
沙勿略:基督教的“远东开教”者
传教士蜂拥来华
第四章 “利玛窦规矩”
范礼安:耶稣会“适应”策略的筹划
罗明坚:“适应”策略的最早实践者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开拓
“利玛窦规矩”
《交友论》:利玛窦第一篇中文著述
援儒证“天”:利玛窦的“天学”观
第五章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礼仪”之争
“译名之争”
“礼仪”之争
政教抗衡
“礼仪”之争之后
下编 儒学在欧洲
第六章 儒学西传欧洲
儒学何时传入欧洲?
沙勿略眼中的中国道德风貌
蒙田:关注过中国儒学?
门多萨与《中华大帝国史》
《绝妙论文》:向欧洲介绍儒学的最早作品
利玛窦与儒学西传
利玛窦的“儒学观”(一):“儒教”
利玛窦的“儒学观”(二):原始儒学与宋明儒学的区分
利玛窦的“儒学观”(三):程朱理学与“王学”
儒学经典在欧洲的译介
《明心宝鉴》:第一部西译的“中国哲学著作”?
“四书”、“五经”的最早翻译
传教士对儒学的译介
白晋:“奉旨”研究《易经》
第七章 关于“理”的争论
马勒伯朗士与培尔在“理”上的分歧
龙华民对“理”的理解
马勒伯朗士其人及思想
《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
马勒伯朗士所理解的“理”
比埃尔·培尔:“无神论”的中国
莱布尼兹与中国儒学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了解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