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 和:审美理想之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和:审美理想之维

3 1.0折 29.8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济喜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F60

上书时间2024-05-14

古今缘图书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济喜 著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2
  • ISBN 9787806472927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美学范畴丛书
【内容简介】
“和”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美学上的荟萃。它融合了农业自然经济形态之下人们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人人相和”的文化意识与民族心理。儒、道两家互斥互补的人生哲学与文化精神,构成了中国古典审美理想之维的内核,唐宋之后,又加入了禅宗的哲学内容。“和”在中国美学范畴中具有总摄众体、兼收并蓄的意义及功能。它的精神实质是追求人生与艺术的统一,追求美与善、情与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其中道家之“和”具有超轶尘俗、逍遥游放的审美解放的意义,它表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同时,“和”作为古典审美理想之维曾历经发展演变,不断丰厚,在近代又面临挑战,融入了新的审美观念。
【目录】
总序(蔡锺翔陈良运)
导言
上编审美范畴“和”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奠基时期(先秦)
第一节人文地理的沾溉
第二节五行杂错之“和”
第三节儒家的“中和”之美
第四节道家的“和以天倪”
第五节儒道之“和”的融汇——《吕氏春秋》论“和”

第二章演进时期(两汉)
第一节天人系统与“中和”之美
第二节“温柔敦厚”与诗教
第三节围绕《离骚》公案的“中和”与非“中和”之争

第三章深化时期(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从人格之“和”到宇宙之“和”
第二节乐论之“和”
第三节“和”与艺术辩证法

第四章成熟时期(隋唐五代)
第一节初唐史家的折衷文质
第二节皎然论“诗之中道”
第三节司空图的“饮之太和”

第五章转折时期(宋代)
第一节幽淡和谐的社会审美理想
第二节理学家论“中和”之美
第三节诗教的重振

第六章衰变时期(元明清)
第一节金元时期的余绪
第二节清代的回光返照
第三节近代的余响

下编审美范畴“和"的结构解析
第一章审美对象之“和”
第一节天地自然之“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