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 美玛戈·维特科夫尔美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著 陆艳艳 译 译
  •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 美玛戈·维特科夫尔美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著 陆艳艳 译 译
  •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 美玛戈·维特科夫尔美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著 陆艳艳 译 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土星之命:艺术家性格与行为的文献史 美玛戈·维特科夫尔美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著 陆艳艳 译 译

98 8.9折 11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玛戈·维特科夫尔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3-1T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玛戈·维特科夫尔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8-07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69196
  • 定价 11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66页
【内容简介】
《土星之命》是一本涉猎广泛、叙述紧凑又充满睿智的佳作,堪称艺术史写作上一次先锋的尝试。作者对古希腊至法国大革命时期艺术家的大量传记素材进行了梳理和研究,通过分析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古怪的行为及各异的命运,对他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形象的塑造、性格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探讨,并解析了怪癖、疯狂、贪啬、自虐等人性的弱点何以在艺术天才身上突显为令人揶揄的病疵。
    本书自1963年出版后,不断再版,《时代周刊》称其为“一本罕见的集学术与八卦为一体、令人愉悦的艺术史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玛戈?维特科夫尔(Margot Wittkower, 1902-1995),出生于柏林,有名的室内设计师、艺术史学家,主要研究新帕拉第奥式建筑,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巴洛克艺术,她与丈夫鲁道夫合著了一系列图书,包括《土星之命》(Born Under Saturn)、《天才米开朗琪罗》(The Divine Michelangelo)等。
【目录】
序言
引言
章  导论:从手工艺人到艺术家
  一  古代艺术家
  二  中世纪的倒退和为自由的抗争
  三  艺术家的新典范
第二章  艺术家和赞助人:一种变化关系的探讨
  一  经济来源和职业活动
  二  评估艺术品的新旧方式
  三  宗教信仰和赞助的兴衰更替
  四  商人阶层的赞助及艺术家的解放自立
  五  艺术家和赞助人之间的互换关系
  六  尤利乌斯二世和米开朗琪罗
  七  艺术家的拖沓
第三章  艺术家的职业态度
  一  艺术家的个性和文艺复兴的开端
  二  流浪的手工艺人和工匠
  三  罗马的魅力
  四  对工作的痴迷
  五  创造性的懒散
  六  孤独中的创作
第四章  古怪的行为和高贵的举止
  一  16世纪早期的佛罗伦萨怪人
  二  米开朗琪罗“痛苦的思想和性情”
  三  莱奥纳尔多的冷漠
  四  身心的磨难
  五  洁癖
  六  炼金术士和巫师
  七  奇异的嗜好
  八  16世纪对古怪艺术家的批评
  九  艺术家的高贵形象
  十  完美的绅士鲁本斯
第五章  天才,疯狂和忧郁
  一  天才和疯子
  二  忧郁气质
  三  雨果?凡?德?古斯的病史
  四  17世纪的忧郁症患者
  五  梅塞施密特的精神失常吗?
第六章  艺术家的自杀
  一  一份统计调查报告
  二  罗索?菲奥伦蒂诺
  三  弗朗西斯科?巴萨诺
  四  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
  五  彼得罗?泰斯塔
  六  马尔科?里奇
  七  自杀的北方艺术家
  八  结论
第七章  独身,爱情和纵欲
  一  独身主义者
  二  爹隋的拉斐尔
  三  放纵和宗教艺术
  四  16、17世纪艺术家的放荡淫逸
  五  阿戈斯蒂诺?塔西:勾引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爱情骗子
  六  禁忌的、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爱情
  七  “难以启齿的罪恶”
  八  道德品行和淫秽艺术
第八章  艺术家和法律
  一  三宗艺术家的犯罪案件
  二  文艺复兴时期犯罪的法律和心理层面
  三  切利尼一生的激情和罪行
  四  莱昂内?莱奥尼:一个成功的恶棍
  五  “波希米亚人”卡拉瓦乔
  六  好斗的艺术家
  七  造假的伦理
  八  克劳德?洛兰的《真理之书》
  九  仿冒古代大师和文物修复的欺诈行为
  十  艺术品的盗窃
第九章  吝啬鬼和挥霍者
  一  吝啬鬼
  二  汉斯?霍尔拜因是一个浪荡子吗?
  三  低地国家的挥霍方式
  四  艺术家的宴乐
  五  意大利人的骄奢淫逸
  六  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的挥霍者
第十章  学院派的野心和同行间的嫉妒
  一  职业的自豪感
  二  巴乔?班迪内利的自命不凡
  三  佛罗伦萨和罗马的艺术学院
  四  萨尔瓦托?罗萨的学院
  五  头衔和荣誉
  六  时尚的衣着和优雅的举止
  七  奖章的背面
  八  学院圈中的猜忌
  九  多疑的大师
  十  当地学校之间的竞争
  十一  地区冲突
第十一章  贫富之问
  一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经济地位
  二  安德烈亚?斯基亚沃内:一位被忽视的大师
  三  贫困的职业艺术家
  四  一些富裕的14、15世纪大师
  五  丢勒在尼德兰之行的财务状况
  六  提香的富有和精明算计
  七  巴洛克时期的两位大贵人
  八  鲁本斯和伦勃朗的鲜明对照
  九  凡?代克和委拉斯克斯
  十  名利之巅:乔舒亚?雷诺兹爵士
第十二章  个性,性格和作品
  一  解开艺术家性格之谜的作品
  二  朱塞佩?阿钦博尔托是―个“尚未封号”的超现实主义者吗?
  三  心理学家的类型学理论:隆布罗索和克雷奇默
  四  精神分析的论证:艺术家的个性和作品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  是否存在一种艺术家的性格类型?
注释
致谢
参考书目
图片目录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