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1931-1948)

108 全新

仅1件

上海松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洪亮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0K

上书时间2019-09-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洪亮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37735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4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九一八事变”之后,时局日益危难,边疆问题广受关注,边疆开发与建设成为迫切需要。再加上国族主义思潮兴起,国人呼吁中华民族团结;大量高校和研究机构随国民政府内迁,学者云集西部边疆;近代以来西学进入中国,并因应中国需要,产生了本土化的需求,社会调查形成运动态势,并在边疆研究领域中广泛运用。民国边政学应运而生,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民国边政学为应对边疆危机和国家危局而生,以中国历代关注的边疆政治为主要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边疆经济、历史地理及社会文化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并付诸实践。本书参阅大量时人论著,对民国边政学兴起的原因、过程和主要内容及其成就与局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于当下建设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民国边政学乃应对边疆危机和国家危局而生,以边疆政治为主要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边疆经济、历史地理及社会文化等相关问题。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参阅大量时人论著,对民国边政学兴起的原因、过程和主要内容及其成就与局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民国边政学是中国学者将人类学应用于“国族”构建与国家政治建设的尝试。边政学虽在民国煊赫一时,但缺乏厚重积淀,远未发展成熟。边疆研究在近代以来总处于政治倡导之下,为时势变化而转移。其兴与衰,率由政局定之。边政学的学科命运及其学术观点,对于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开卷有益,掩卷深思。

  近代中国出现过两次边疆研究高潮,分别以晚清“西北史地学”和民国“边政学”的兴起为代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沉寂已久的边疆研究复兴,而边政研究真正成“学”,是在1941年后。抗战结束后边政研究依然进行,但已呈颓势。1948年国民党逐步溃退,《边政公论》停刊,边政学在大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该书讨论的主要时段是从1931年到1948年,具体论述中前后略有延展。民国边政学系应对边疆危机和国家危局而生,以边疆政治为主要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边疆经济、历史地理及社会文化等相关问题。该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参阅大量时人论著,对民国边政学兴起的原因、过程和主要内容及其成就与局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边政学的成绩与局限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国时期大批学人深入边疆地区实地调研,发表了大量关于边地实情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提出了众多发展稳定边疆、改良边疆政治的对策方案,对于时人了解和关怀边疆及边疆人民认同国家和中华民族,均具有重要意义。边政学的学科理论提出较晚,随即又因国共内争,政权易手而在大陆暂告中辍。边政学虽在民国煊赫一时,但缺乏厚重积淀,远未发展成熟。边疆研究在近代以来总处于政治倡导之下,为时势变化而转移。其兴与衰,率由政局定之。边政学的学科命运及其学术观点,对于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汪洪亮,1976年生,四川峨眉人,历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国近代史和专门史(民族史)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边疆学术史和中国基督教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边疆政治与边政学》及《李安宅生平与思想》、《民国时期羌地汉人社会生活》、《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等多个省厅级人文社科项目,出版著作多种。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期刊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边疆与边政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边疆变局及国人认知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人对“边疆”与“边政”涵义的认识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边政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边疆研究的复兴

 第一节 国族主义思潮的勃兴

 第二节 西学东渐及学科的入乡随俗

 第三节 国府内迁与学术版图的变化

 第四节 政学两界对边疆研究的倡导

第三章 边政学的兴起及其“学科性”

 第一节 中国边政学会和《边政公论》

 第二节 边政学的学科宣言

 第三节 高校边政学专业和课程设置及研究机构

 第四节 边政学的“学科性”

第四章 边疆政治的历史鉴戒与兴革方案

 第一节 对历代边疆政策及边政机构的认识和评价

 第二节 对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的认识和评价

 第三节 对边疆政策调整和边政机构、制度改革的建议

第五章 边疆经济的地理基础与开发路径

 第一节 边疆经济的地理基础

 第二节 边疆经济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六章 边疆民族的多元性与社会文化建设

 第一节 边疆民族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第二节 边疆民族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节 边疆社会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第七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