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的智慧:中央电视台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养生的智慧:中央电视台金牌主讲樊正伦谈中医养生

10 3.4折 29.8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步桃 著;《养生》栏目组 编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18-07-2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有荧光笔划痕笔记记录压痕等。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步桃 著;《养生》栏目组 编
  •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7419986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25页
  • 字数 1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养生的智慧中医大家养生大礼包》包括了《养生看体质》、《小病不求人》、《312经络养生法》、《养生的智慧》和《易经养生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支气管炎……教您常见病防治之道!四季补养、养颜美容、运动保健、独门秘方……让您轻松百岁保健康。
  中医事业的振兴,需要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更需要能够身体力行,为实践理想能够放弃虚名浮利,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人,孔令谦先生正是这类人中的佼佼者。
  体味古今著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乎两条,即读书与看病。读书不仅是通晓古文,精读熟背经典,更要字斟句酌,反复领悟其中的思维方法、内在联系;看病不仅是望、闻、问、切,辨证处方,更要在看病中再习经典,反复加深理解。
【作者简介】
  樊正伦,著名中医学家。医学硕士,现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专家,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学术传承特别贡献奖”;多年来广泛涉猎和研读历代中医典籍,具有深厚的中医文化理论修养,先后主持编辑《明清中医名著丛刊》、《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等中医学术典籍;从事中医临床与研究40余年,在多种疑难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疗效,高尚的医德和医风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评价。近几年应邀在诸多大学、媒体开办中医养生讲座,2008年春节黄金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中医养生”系列讲座,并多次重播,反响热烈。
  张步桃,1941年生于台湾省莲花县,家族三代行医,自幼就随父习医。从医数十年来,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SARS期间,他首先提出针对性中医疗法轰动一时,而其首倡的“生吞黑豆补肾法”更是风靡台湾,被誉为“中医界的大师级的医师”、“近代难得一见的神医”。
  张步桃曾任“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执行秘书、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兼任主治医师、“考选部”中医师特考典试委员、过敏及气喘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传统医学会秘书长;现任“中国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常务董事、中医师特考笔试及格人员训练班讲师、中医师全国联合会顾问、张仲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等职。近年来他热衷于中医文化的推广,足迹遍及全球华人地区。在台湾省,张步桃医师先后出版了《小病不求人》、《张步桃养生观》、《张步桃开药方》、《张步桃解读伤寒论》等养生书籍十余种、光碟数十种,深受读者喜爱。
  主讲者简介:
  孔令谦,“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孔令谦先生自幼随父临诊,尽得其传,现任孔伯华养生医馆馆长、“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继承人和负责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主任。著有《孔伯华及传人医案》、《孔少华临床经验集》、《中医文化与太极养生》等著作,是国内外众多养生健康杂志专栏作家,以及《跟名医学中医》、《孔伯华养生医馆专家谈养生》等大型丛书主编。
  杨力,著名中医学家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杨力教授学识渊博、精通中医养生,行医40年。研究《易经》、《黄帝内经》已逾25年。近年来又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数百场。累计出版著作已近1500万字。近年来全身心投入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为了“让中国人多活十年”的目标,不遗余力,其中医养生公益讲座已在全国巡讲近千场场,足迹遍及北京及全国各地,包括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话养生》;北京电视台《医林奇观》、《晚晴》、《身边》;山东电视台《养生》等栏目,再各大电视台均掀起很高的收视率。
  祝总骧,享誉全球的著名经络学家,世界首位用科学实验证实经络存在的国宝级中医泰斗。1973年以来,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与合作者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教授。他根据经络学说提出了“312经络百岁健身法”,被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科学健身自然疗法。10年来,国内外千万人应用这一方法,取得了神奇效果。美国、英国、匈牙利、法国、斯里兰卡、西班牙、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授予他荣誉勋章、院士、博士、教授、顾问等荣誉称号。
【目录】
《养生看体质》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养生——养生之道
《庄子》说养生要顺天道而从之,《黄帝内经》说智者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补药为什么不能多吃?跟以前相比,现代人在体质上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京城四大名医”孔氏家族又是如何看待养生这个问题呢?
《庄子》和《黄帝内经》如何说养生
“京城四大名医”家族的养生之秘
病了要吃药,补药别乱吃
我们为什么养生
“衰竭”是人体老化的直接原因

第二章:你不可不知的养生原则
对于热衷养生的人来说,到底是修心好还是劳形好呢?对别人有奇效的养生方法是否对你也有效呢?掌握中华养生的方法原则,把握中医养生的理论精髓,对养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吃东西要“五色入五脏”
血压一百八,还敢把山爬
七情六气,五脏的“晴雨表”
北京人吃四川菜,不上火才怪
琴棋书画以怡情,养生七法谨遵循

第三章:现代都市人群的体质——阴虚
阴虚其实就是气血亏损
四十而衰,阴虚谁也逃不掉
滋阴清肺,科学饮食是关键
老年人养生,重在一个“静”字

第四章:现代都市人群的体质——内热
阴阳不平衡,内热的直接原因
年轻人实热,老年人虚热
养生最根本方法,了解你的身体
营养过剩,现代小孩儿的普遍现象
擦亮眼睛,认清你上的是什么“火”

第五章:现代都市人群的体质——脾湿
体内有湿,所以致病
脾湿和风邪,风湿的罪魁祸首
葫芦黄酒,化湿保健一招鲜
阴虚、内热、脾湿三合一疗法

《小病不求人》目录:
自序:了解身体警兆就不会恐惧
第一章医病先医心
患者在治病的时候,最忌患得患失、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更不相信医生的诊治,一味求速。中医很看重心态在治病中所起的作用,只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才能够加快病情的好转,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时刻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态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信心是最好的良药
不要对药物一知半解穷担心
药别随便吃
“医身”容易“医心”难

第二章其实你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
脏腑辨症最准确
经络就是人体的“马路”
“八纲”是判断病况的基本标准
肝是人体的“国防部”
胆是其他脏腑的总枢纽
“心”还包括大脑和神经
……
发烧也并非那么简单
心不清才会失眠
多睡消除青春痘
要人命的头痛
眼睛常见病的治疗

第五章妙用生活保健康
糖尿病人怎么吃
薏仁价廉功效高
糯米虽好别过量
常吃蘑菇益处多
蔬果保健功效强
后记:中医的科学性

《养生的智慧》目录:

第一章同大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养生之道
当“SARS”来到的时候,很多中医,让病人把那些草根儿树皮一类的中草药煮完了,喝下去,就成功地治疗了“SARS”。很多西方人说这个不科学,为什么呢?因为连SARS是什么都没研究明白,怎么能说你吃中药就能把它杀死呢?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中医的神奇之处,两千年的中药到现在仍然有效。
了解中医,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
中药不杀病菌为什么还能治病?
人是天地的产物,养生首先要遵从天地自然的法则

第二章人的养生要符合时空运转的规律——顺四时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夏天惟恐空调开得不大,冬天惟恐暖气烧得不热。这些都违背了自然养生的规律,“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上帝捏出来的,而是天地的产物,所以,人的生命就不能违背天地四时运行的基本规律。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
人如落叶树,遵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起居生活和情志调节要随四季变化而变
夏至和冬至是最值得注意的节气
“老理儿”是最有益处的理
一天也是一个小四季

第三章水谷精气是后天生存之本——节饮食
后天的水谷精气是人的生存之本
筷子和刀叉的区别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
膏梁厚味会导致糖尿病等富贵病
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饮食结构
五谷的生命力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五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口味反映了我们身体的需要
要慎重食用反季节蔬菜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男八女七,了解生命周期,适当调节饮食
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
别让饮食侵蚀了你的健康

第四章勤动脑体不动心——调情志
七情和五脏之间联系紧密
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也和情志有关
心主神明,思维是心脑结合的产物
调情志养生要诀一勤动脑体不动心
春天不要老想着收成,秋天赶紧收获
青春期和更年期更要注意情志调养
35到42岁的女性尤其要注意情志问题

第五章是药三分毒——慎医药
养生不是滥吃药
“医”“药”背后的千年哑谜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的身上就是毒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20岁以下、50岁以上,用药需特别当心
更年期在调不在治
你的胃不是塞保健品的锅炉
关小元气的阀门,善待身体

第六章常见疾病的中医调理法则
找对根源,高血压治疗更有效
老年人就该养。肾精,活血通络,预防骨骼退化
中医调节肺、脾、肾来治疗糖尿病
保证孩子健康,父母的两件必做之事
三七是预防和治疗“三高”的妙药
后记妙手仁心,杏林春暖
附录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理解中医

《易经养生法》目录:
第一章养生先养气——“气”是生命的本源
中国人常说:“人活一口气。”在易学和中医学上,“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基础。“气存则生,气失则亡。”因此,要谈养生,首先就要懂得养气。这就包括养肾元之气,养五脏之气。体内之气充足,则身体强健,寿命延长。
人活一口“气”
我们体内充满了宝贝——保养身体元气的吞津功
别让身体受寒
向大雁,青蛙和乌龟学习呼吸
强正气才能强五脏

第二章太极生命钟——阴阳运行对养生的启示
太极生命钟告诉了我们三个重要的启示: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一生当中都要保养我们的阳气。因为它的盛衰,决定着我们生命的强弱;第二个启示是,中年的时候是人的阳极,因为阳极必阴,所以我们在中年的时候,就要开始防止衰老了;第三个启示是,养生还要注意协调阴阳,阴阳平衡了才是正确的养生。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
一生当中都要保养我们的阳气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阴保阳
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第三章人和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跟着自然学养生,顺自然而行
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年养生——顺应四季的三个规律

第四章我们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与体质养生之秘
《易经》的八卦学说
不同卦象体质的人的养生方案
维护生命阴阳平衡的体质养生法则

第五章健脑重在用脑
大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人脑也是一个太极图
左右脑的交替使用有利于脑养生
锻炼大脑的方法
通过饮食来养脑

第六章开开心心活百岁——七情养生漫谈
七情是五脏的温度表
踩了老虎的尾巴,心理别失衡
不可小视的“心理障碍”
“一夜暴富”与心理危机
“神经衰弱”别去理它
七情养生归根结底是德养生

第七章解读身体发出的警报——《易经》与疾病的预测
疾病可以“一叶知秋”
“阴阳转换”与防病治病
手部就是个小人体——“全息思维”看待疾病
从体外为“五脏”体检——五脏的藏象
阴阳中的养生

第八章管好你的嘴——食疗进补、排毒两手抓
《易经》里的“菜单”
食物的“颜色”和“味道”也能养生
吃东西要“补”也要“泄”
正确的饮食结构——“二两五一”
食物是很好的药

第九章经络疏通,人活百岁尚年轻——经络养生的神奇功效
中医独特的保健方法
人人那都能掌握的经络养生技巧

第十章夫妻间的保健操——《易经》与房事养生
中医自古就十分重视性与养生的关系
不节制行房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症的保健法

第十一章没有生态平衡就没有生命——环境与人的养生
《易经》的“风水养生”
风水养生中的观水、看风和看气
选好家居风水,有益全家健康
拥抱自然,阴阳协调,才能健康一生
不节制行房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育症的保健法

第十二章没有生态平衡就没有生命——环境与人的养生
《易经》的“风水养生”
风水养生中的观水、看风和看气
选好家居风水,有益全家健康
拥抱自然,阴阳协调,才能健康一生

《312经络养生法》目录:
第一章走出健康误区,把健康握在手中
健康长寿是人人都有的美好愿望,但很多人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误入歧途”。他们认为,想要身体健康,就需要借助更好的药物、更好的医生、更好的医疗条件。其实,人体内蕴含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巨大生命能量,健康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用药来维持的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
战胜疾病,要有信心、决心、耐心

第二章经络养生,健康长寿
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布衣百姓,都在寻求保健长寿的方法。于是气功、按摩、药物调养、体育运动等健身方法广为传播。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一种经络锻炼法,它深谙中医健身养生理论,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是一把打开健康长寿之门的金钥匙。
经络出了问题,人才会生病
破解经络之谜,经络不再神奇
经络锻炼在养生中的作用

第三章“312”最简单、最经济、最实用的大众养生法
锻炼“312”,健康不用愁
简单实用的“312”经络锻炼养生法手法
人生保健养生没有假期——“312”经络锻炼养生法
祛病实录

第四章“312”经络锻炼养生法有效地防治常见疾病
冠心病的“312”经络治疗
高血压的“312”经络治疗
癌症的“312”经络治疗
糖尿病的“312”经络治疗
便秘的“312”经络治疗
关节病的“312”经络治疗
肥胖症的“312”经络治疗
神经衰弱的“312”经络治疗
前列腺疾病的“312”经络治疗
胃病的“312”经络治疗
支气管病的“312”经络治疗
各种疼痛的“312”经络治疗

第五章防患于未然的“312”经络锻炼保健美容法
治好了这些“小病”,你就不会得大病
“312”经络锻炼让你青春永驻

第六章顺风扬起健康帆,拥有成功信念的人才能拥有健康
怀着对健康十足的信心去进行“312”经络锻炼
坚持不懈,将锻炼进行到底
循序渐进,找到最适合自我的方法
让养生锻炼在快乐中进行
若要安,关元、三里常不干——不可忽视温度的变化
控制体重,不让自己胖起来
学会分享,与他人一起锻炼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荧光笔划痕笔记记录压痕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