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 油层物理(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油层物理(第2版)

188 九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D.佳布、E.C.唐纳森 著;沈平平、秦积舜 译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书架20里1

上书时间2020-12-30

双山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D.佳布、E.C.唐纳森 著;沈平平、秦积舜 译
  •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2
  • ISBN 9787502163099
  • 定价 1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9页
  • 字数 96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外油气勘探开发新进展丛书
【内容简介】
《油层物理(第2版)》介绍了多孔岩石的性质及其与各种流体(气体、烃类化合物流体和水)相互作用的概念、理论和测试过程。多孔岩石的表面性质及其中的流体决定着流体流动的速度、原油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经济有效的开发方法和滞留在岩石孔隙中的残余油的数量。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和第二次采油结束后滞留在油层的剩余油量超过原有储量的40%。要采出这些剩余的油需要更精细的了解油藏的特性(例如应用油层物理的理论和方法),强化二次采油和提高采收率。将油层物理和数学模型与现代方法及技术相结合,能够深入了解油藏的性质,并使接近废弃的油藏焕发新的生命。《油层物理(第2版)》还收集了其他文献中的原理和方法,一并介绍给读者。
【作者简介】
DjebbarTiab,Oklaboma大学的石油工程系教授和石油工程高级顾问,Oklaboma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DjebbarTiab先后于1947年5月和1975年5月获得新墨西哥矿业学院的石油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1976年6月获得Oklaboma大学石油工程博士学位。DjebbarTiab在Oklaboma大学讲授包括试井分析、油层物理、油藏工程、天然气工程和油层流体性质等15门石油工程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他是一些石油公司的技术顾问并为这些公司在美国和海外的机构开设石油工程培训课程。DjebbarTiah在阿尔及利亚油田的AlcoreSA工作了两年,AlcoreSA是Sonatrach和Corelaboratories技术协会。作为石油工程高级顾问,他曾经在休斯顿为Corelaboratories和WesternAtlas工作4年。作为Oklaboma大学的研究人员,DjebbarTiab与多个石油公司合作,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他在Oklaboma大学指导了23名博士和94名硕士研究生,发表150多篇会议论文和科技期刊论文,在1975年(硕士阶段)和1976年(博士阶段)他提出了压力导数方法,使不稳定试井解释得到革命意义的发展。他在油藏流体单元划分领域获得两项专利。DjebbarTiab博士是美国国家研究院院士、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岩心分析家协会会员,入选美国数学名人录和科学家名人录。他还担任SPEJ,Egyptian,Kuwaiti和U.A.E杂志的工程部编委,是SPE试井分析协会和SPE25年俱乐部成员。
【目录】
1矿物学简介
1.1岩石矿物成分综述
1.2沉积颗粒的性质
1.3油层物理研究进展
1.4本书的目标和结构
习题
术语
参考文献

2石油地质学概要
2.1地球的组成
2.2沉积地质学
2.3石油的成因
2.4油气运移和聚集
2.5地层流体性质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3孔隙度和渗透率
3.1孔隙度
3.2渗透率
3.3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关系
3.4油藏的非均质性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4地层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
4.1地层电阻率因子
4.2页岩质(泥质)油藏岩石的电阻率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5毛管压力
5.1毛管压力
5.2半渗透隔板法测毛管压力
5.3压汞法测毛管压力
5.4离心法测毛管压力
5.5孔隙大小分布
5.6油藏饱和度剖面
5.7毛管数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6润湿性
6.1润湿性
6.2评价润湿性
6.3水-油-岩石系统的界面活性
6.4润湿反转
6.5电学特性对润湿性的影响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7达西定律的应用
7.1达西定律
7.2通过裂缝和溶洞的线性渗流
7.3径向流
7.4气体的径向流
7.5气体的紊流
7.6岩石的多重渗透率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8天然裂缝油藏
8.1引言
8.2碳酸盐岩渗透率的起因
8.3天然裂缝的地质学分类
8.4天然裂缝油藏的工程分类
8.5天然裂缝的识别
8.6裂缝的目测识别
8.7天然裂缝岩石的油层物理性质
8.8裂缝流动模型
8.9由试井资料表征天然裂缝特征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9油藏岩石的应力效应
9.1静态应变-应力关系
9.2岩石变形
9.3岩石强度和硬度
9.4岩石的压缩系数
9.5应力对岩心数据的影响
9.6孔隙度-渗透率-应力的关系
9.7作用在裂缝上的应力效应
9.8地下应力分布
9.9应力变化对岩石破坏的影响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10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
10.1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的重要性
10.2渗透率伤害的机理
10.3微粒运移对渗透率的影响
10.4临界流速的概念
10.5渗透率伤害机理的证明
10.6水质对渗透率的影响
习题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岩石和流体性质的测量
附录1干馏法确定岩石中流体的含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2溶剂抽提法测量含水饱和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3密度、相对密度及APl重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4气体的相对密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5原油的黏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6荧光性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7绝对孔隙度和相对孔隙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8颗粒大小分布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9沉积物的表面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0绝对渗透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1验证Linkenbe唱效应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2相对渗透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3基础测井油层物理学参数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4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5毛管压力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6孔隙大小分布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7非理想气体因子的确定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8石油储罐底部的沉积物和水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19点载荷强度实验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常用方法介绍(UTILITIES)
参考文献
单位换算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