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材料科学导论:融贯的论述

有少量笔划!

99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端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中7-2

上书时间2024-06-16

南京昌顺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冯端 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2537258
  • 定价 9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41页
  • 字数 85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这主要是因为材料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材料除了具有重要性和普遍性以外,还具有多样性。由于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当然,结构材料对物理或化学性能也有一定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抗腐蚀、抗氧化等。功能材料则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类材料。一种材料往往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如铁、铜、铝等。传统材料是指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如钢铁、水泥、塑料等。这类材料由于其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泛,又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所以又称为基础材料。新型材料(先进材料)是指那些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提高性能,大幅度增加附加值而成为新型材料;新材料在经过长期生产与应用之后也就成为传统材料。传统材料是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的基础,而新型材料又往往能推动传统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冯端,1923年生于江苏苏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民办科学院院士。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我国著名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在晶体缺陷、结构相变,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准位相匹配、纳米绳索构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以金属物与凝聚态物理的科学著作闻名于世。科学成果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目录】
前言
第1篇材料的结构
第1章结构问题的不同侧面
第2章晶态
第3章非晶态与液晶态
第4章点缺陷
第5章位错与向错
第6章表面与界面
第7章多层次与非均质材料
第2篇材料的物性
第8章理角物性的基本概念
第9章输运性质
第10章磁学性质
第11章铁电性质
第12章超导电性质
第13章光学性质
第14章力学性质
第3篇材料制备的科学基础
第15章材料制备的概述
第16章相图原理
第17章固体中的扩散、化学反应与烧结
第18章相变的基本原理
第19章薄膜的外延生长
第20章生长界面的稳定性——枝晶生长和分形生长
第21章软物质的自组织
第4篇展望
第22章材料表征及其进展
第23章材料设计及其进展
第24章计算相图及其进展
第25章材料前沿的若干问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