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大戏剧论丛——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 南大戏剧论丛——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大戏剧论丛——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丛书

3 1.1折 28 九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0-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 编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5-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46298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6页
  • 字数 295千字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将戏剧、电影、电视剧的研究联为一体是有道理的。自从电影、电视剧出现之后,便把这两种新的艺术形式与戏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倾向。电影曾叫着要与戏剧“离婚”。固守戏剧阵地的人也不无敌意地把这两门新艺术看作的挑战者。其实,尽管儿子的性格、相貌均与母亲不同,但他身上仍有母亲的基因。无论电影或电视剧,都离不开“演”与“观”这些基本要素。说到底都不过是戏剧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变种,它们不可能完全丢掉自己祖先的血脉和灵魂。戏剧是什么?历来定义纷纭,支持这些定义的有“模仿说”、“游戏说”、“意志表现说”等等。归根结底,人类发明戏剧这种东西,无非为了创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的、可听可视可感知的“观”与“演”的场景,借以对自身的生命形式和生存环境进行一次直觉的、形象的再体现,从而娱乐自己、欣赏自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升华自己,从而优化和扩大生存的空间。
【目录】
吴中昆曲发展史考论

论吴梅曲学研究的杰出成就

 ——纪念曲家大师吴梅先生诞辰120周年

昆山腔的改革与南曲曲体的变异

明代戏曲文人化的两个方面

 ——重评汤沈之争

从文学的、平面的到文化的、立体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研究方法变革之探讨

民间的力量

 ——从《乡村戏异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说起

元曲杂剧“题目正名”推考

20世纪中国戏剧:脸谱的消解与重构

论中国当代戏剧中的反现代倾向

余上沅剧作简论

关于民众戏剧社会若干说法的辨正

试论戏剧文体

虚构的限度

关于历史问题的三点追问

戏剧的“音律焦虑”与“时空焦虑”

 ——从“汤沈之争”和《熙德》之争看中、欧戏剧的不同质

论中国话剧与族戏曲传统

论“第四种剧本”

20世纪中国问题剧的艺术审视

论当代中国戏剧的电影化倾向

演剧职业化运动和活剧舞台艺术的整体化

从梁公仰的身份看话剧国家认同的歧义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