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清史解读(套装上下册)
  •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清史解读(套装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清史解读(套装上下册)

20 4.2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玉林 编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1-12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2-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有磨损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白玉林 编
  •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11-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155108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清史稿》为“二十五史”中的最后一部,是记录清王朝历史的重要史著。民国初年,为编纂清史,特设“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并主编,因其书为“急就之章”的未定稿,故名《清史稿》。
    《清史稿》为纪传体,设有纪、志、表、传四部分,共536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三十五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在历代正史中,篇幅仅次于《宋史》。其记事上起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下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为止。其中一些列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张勋复辟、溥仪离宫出走天津、王国维投北京昆明湖自杀等事件。《清史稿》的编撰,自1914年开始,至1927年大体完稿,除主编赵尔巽之外,先后参编的有缪荃荪、夏孙桐、柯劭态等一百多人。因修史之人都为晚清学者文人,故《清史稿》的思想体例基本与以前的正史无异。又因《清史稿》成于众人之手,编写之时难以彼此照应统一,完稿之后又未能复核审定即刊行于世,所以体例较为混杂,内容自相矛盾,材料繁简失当等问题相当严重,往往事件发生时间、事实经过以至涉及人名、地名等均有讹误龃龉,甚至有文理不通之处。
    尽管如此,《清史稿》毕竟是对清朝一代大部分重要原始资料的一次大型汇集与整理,其主要依据《清实录》、《宣统政纪》、《清会典》、《国史列传》和一些档案资料写成,对有清一代的历史人物、重要事件、典章制度等均作了详细记述,使得一般读者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清朝的历史状况。另外,有些参编者还适当采用了其他一些非常见的史料,为后人了解和研究清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此,《清史稿》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研究清史的最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清史稿》最初刊行于1928年,初版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被运往东北发行,即世人所称“关外一次本”。后来清史馆发现经办人金梁对原书稿私自作了一些改动,史馆之入不同意金梁的增删,于是对存放于北京未发行的《清史稿》又进行了抽换,这批抽换本即被称为“关内本”。以后东北又对《清史稿》进行重印并作改动,此重印本则被称为“关外二次本”。因此,《清史稿》流传于世较早的三种版本互有不同,现在通行的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而以其他两种版本为参考。
【目录】
清史解读(上册)
1.满族的先世情况如何?
2.关于满族始祖先布库里雍顺有什么传说?
3.建州三卫是怎么回事?
4.努尔哈赤是如何统一女真各部的?
5.努尔哈赤提出所谓“七大恨”是怎么回事?
6.努尔哈赤怎样建立后金政权的?
7.抚、清之战是怎么回事?
8.萨尔浒之战的经过和意义如何?
9.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进军辽东?
10.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迁都辽阳?
11.广宁是如何失守的?
12.后金为什么要迁都沈阳?
13.后金为什么会兵败宁远?
14.满族的社会制度是如何逐渐变化的?
15.努力尔啥赤是怎样死的?
16.皇太极是如何登上汗位的?
17.皇太极即汗位后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18.皇太极是如何扩大后金疆域的?
19.后金为什么要两次征讨朝鲜?
20.后金为什么要改国号为清?
21.清与明朝的松锦之战胜负如何?
22.皇太极死后清廷内部发生过什么斗争?
23.吴三桂投降清军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4.山海关之战的过程和结局如何?
25.“冲冠一怒为红颜”是怎么一回事?
26.清军入关定鼎北京是怎么回事?
27.南明弘光政权是如何灭亡的?
28.弘光政权覆灭后,又有哪些“南明政权”与清廷对抗?
29.清军是如何打败李自成和张献忠的?
30.大顺农民军的结局是怎样的?
……
清史解读(下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磨损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