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芃子集——著有专著《文学入门》(与谭志图合作)、《本土以外——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与费勇合作),论文集《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艺术的心镜》《心影》(谭时霖译成英文版),主编《传统文学与当代意识》丛书、《文心雕龙研究荟萃》《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思想文综》(3卷)、《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集》,《中西小说比较》(合作)等。《中西戏剧比较教程》获1992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一级奖励。
饶芃子教授47年来在文艺学、比较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方面,在海内外华文文学界、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学术成果曾先后七次获省部级奖。其中《中西戏剧比较教程》获国家教委第二届优秀教材奖、优秀教材一等奖。《本土以外——论边缘的现代汉语文学》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海外华文文学的新视野》获广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29.98
3.4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饶芃子 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装帧其他
货号E-A-4-B
上书时间2022-04-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饶芃子
1953年~1957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58年调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82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学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会副主任,并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是中共广东省第六届候补委员,广东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四届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第一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博士生导师,领衔建立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在国内首创比较文艺学方向。迄今已培养毕业博士生38人,硕士生数十人,尚有在读博士生14人,博士后1人。
是国家教委高校人文、社科“八五”、“九五”规划项目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九五”、“十五”规划项目中国文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院长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还是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从教50年来,在文艺学、比较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教研方面多有建树。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规划项目12个;发表文学评论、论文300多篇;出版著作13部(含合著):《中西戏剧比较教程》《文学批评与比较文学》《艺术的心镜》《中西小说比较》《心影》《中西文学戏剧比较论文集》《本土以外》《中西比较文艺学》《戴平万研究》《比较诗学》和《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等;主编著作9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辞典》《比较文学与比较美学》《文心雕龙研究荟萃》《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和《比较文艺学论集》等;主编学术丛书6套(46本):《传统文学与当代意识丛书》《万叶文丛》《思想文综》《比较文艺学丛书》《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丛书》等。先后11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6年被《人民画报》选为“中国20世纪125个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饶芃子 著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
-
版次
1
-
ISBN
9787218124612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14页
-
字数
320千字
-
丛书
粤派评论丛书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粤派”丛书之一种。饶芃子,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社会科学中文学科评委。现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出版中西比较文艺学比较文学与华文文学等15部著作(含合著)。本书收录了饶芃子的代表文章多篇,具体篇目有关于文学批评的思从本土学术到汉学论中西诗学之比较多元视野中的华文文学等。
- 【作者简介】
-
饶芃子,1935年生于广东潮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社会科学中文学科评委。现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出版中西比较文艺学比较文学与华文文学等15部著作(含合著)。
- 【目录】
-
前言:诗与跨界的探寻/1
名家名作解读
宛转动人缠绵悱恻
——白居易《长恨歌》的艺术个/2
能立于纸上的语言
——李清照词的语言美和声调美/7
《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和悲剧意蕴/11
影响的“宫廷模式”
——《三国演义》在泰国/20
一幕有艺术魅力的戏
——曹禺《雷雨》第二幕的艺术结构/27
张爱玲和张爱玲的“冷”/31
论歌德的历史悲剧《葛兹·冯·伯利欣根》/36
文学批评与理论
关于文学批评的思/48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