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正版现货板新

22 2.9折 75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崔榕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2—6

上书时间2024-05-21

爱书屋网上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崔榕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91255
  • 定价 7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崔榕*的这本《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 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以“国家在场”为理论框架 ,以百年来的湘西苗族社会为时空背景,运用历史民 族学的研究方法,将史料与民族学理论分析、宏大历 史背景与现实个案考察相结合,深入探讨国家与湘西 苗族文化变迁的关系。
【作者简介】
    崔榕(1972— ),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民族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南方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入选人员。2014年2月—2015年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访学深造。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先后主持“国家在场与近百年来湘西苗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网络’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所撰写的《湖北省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民族地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武汉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调查》等研究报告获国家民委奖励。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综述

    (一)有关“国家在场”的理论概述

    (二)有关湘西苗族研究概述

    (三)对学术综述的总结与评价

  三 本书的结构与创新

  四 有关说明

第一章  湘西苗族概况

  一 湘西苗族的自然生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特征

  二 湘西苗族的历史

    (一)湘西苗族的族源

    (二)湘西苗族远古的沧桑与近代初期的磨难

    (三)百年来湘西苗族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百年来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的表征

  一 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交通与通信

    (五)闲暇活动

  二 民间信仰的变迁

    (一)椎牛

    (二)椎猪

    (三)祭家先

    (四)接龙

    (五)还傩愿

    (六)天王崇拜

    (七)“作鬼作神”

  三 婚姻文化的变迁

    (一)婚姻缔结方式

    (二)婚姻仪式

    (三)通婚规则

  四 习惯法规的变迁

    (一)合款与款约

    (二)乡规民约

    (三)饮血息讼

  五 语言的变迁

    (一)民国时期湘西苗族的语言

    (二)20世纪50—70年代湘西苗族语言的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来湘西苗族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  “国家在场”对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

  一 国民政府的文化同化

    (一)文化同化的动力:建立民族一国家的美好初衷

    (二)文化同化政策的具体举措

    (三)文化同化的实施效果

    (四)文化同化失效的原因

  二 “总体性社会”的政治运动

    (一)“总体性运动”对湘西苗族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破旧立新”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理念

    (二)湘西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三)民族区域自治对苗族文化的意义

  四 学校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一)“总体性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

    (三)学校教育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影响

  五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民族文化策略

    (一)国家征用苗族文化的意义

    (二)国家征用苗族文化的方式

  六 民族团结政策与外来文化的传播

    (一)国家积极宣传、贯彻民族团结政策

    (二)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涵化

第四章  民间社会对“国家在场”的回应

  一 排拒

  二 顺应与合作

    (一)主动合作

    (二)消极合作

  三 调适中捍卫

    (一)藏匿物品

    (二)隐蔽活动

    (三)相互掩护

    (四)变通

    (五)并用

    (六)冲突

  四 借用

    (一)借国家话语保护民族文化

    (二)借国家话语争取资金支持

  五 引进

    (一)傩戏中国家角色的扮演

    (二)神龛的布置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与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一 祛魅:理性、科学对民间信仰的冲击

  二 高扬苗族文化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

  三 采纳他文化:开放性的培育

  四 捍卫民族权利:权利意识的伸张

    (一)积极投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

    (二)诉求苗族的参政权

    (三)创建文字,表达文化权利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