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全知道1,2,4三本合售
  • 中国文化全知道1,2,4三本合售
  • 中国文化全知道1,2,4三本合售
  • 中国文化全知道1,2,4三本合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化全知道1,2,4三本合售

10 3.4折 29.8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宛夫 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7f

上书时间2024-05-26

沅陵县闻泰图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宛夫 著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7527841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6页
  • 字数 26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白金版)》全书分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茶、中医、养生、饮食、道教、佛教等卷,文字通俗易懂,注重科学性,又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让你一本书读通中国文化。触摸文明脉搏开阔文化视野,769千生动文字讲述文化精髓,200余幅精美图片全面立体展示,提高素养的人文读本,终生受益的文化精髓,不可不知的知识宝库,中国家庭的理想藏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面对中国文化庞杂的知识体系,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其底蕴及脉络。为了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快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编者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史料进行了适当的取舍,选取了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推出了《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白金版)》。
【目录】
第一篇文学

文学的起源

宫廷文学

先秦至汉时期的宫廷文学

南北朝时期的宫廷文学

隋唐时期的宫廷文学

五代及以后的宫廷文学

民间文学

《诗经》中的民间文学

乐府诗中的民歌

南北朝民歌

唐朝的民间文学

元明清时期的民间文学

民族文学

文学理论

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

汉代文学理论

唐宋时期的文学理论

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

文学流派

玄言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花间词派

江西诗派、江湖诗派

茶陵诗派、唐宋派、吴江派、临川派、公安派、竞陵派

云间派、虞山诗、娄东派、阳羡词派、浙西词派、性灵派

文学批评

文学体裁之骈文

骈文之成形

骈文之成熟

骈文之鼎盛

骈文之律化

“宋四六

骈文之衰弱、复兴与衰亡

文学体裁之赋

汉赋

魏晋之抒情赋

南北朝赋之流变

唐宋赋之发展

赋之式微

文学体裁之诗歌

诗“言志

《诗经》与楚辞

两汉乐府诗与《古诗十九首》

两晋和南北朝诗歌

唐朝诗歌

两宋诗词

元明清诗歌

文学体裁之散文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汉唐散文

宋、元、明、清散文

文学体裁之小说

小说的起源

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

唐传奇

宋元话本小说

明代章回小说

清代小说

民国以后的小说

文学体裁之戏剧

戏剧的黄金时代

南戏

明代杂剧和传奇

清代戏剧的发展

戏剧改良

第二篇戏剧

戏曲史略

从巫舞到元杂剧

戏曲的发展和完善

戏曲概论

戏曲的音乐性和舞蹈性

戏曲的程式化和假定性

戏曲文学

戏曲文学的美学特征

杂剧、南戏和传奇

戏曲音乐

戏曲是一种音乐的戏剧

唱腔与演唱

乐器伴奏

戏曲表演









戏曲化妆

脸谱概述

生、旦、净、丑

戏曲服饰

戏曲头饰的分类

戏曲服装的分类

戏曲道具

戏曲道具的艺术特征

戏曲道具的艺术功用

京剧概述

京剧的表演艺术

京剧的发展与式微

京剧流派

京剧流派概论

京剧主要流派

昆曲

昆曲的起源和发展

昆曲的艺术特征

戏班和演员

梆子腔

秦腔

豫剧

评剧

评剧的形成与发展

评剧艺术家

评剧剧目

黄梅戏

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

黄梅戏的艺术特征

越剧

越剧概述

越剧流派

川剧

川剧声腔及音乐

川剧中的特技

话剧艺术

话剧的舶来

话剧的发展和成熟

话剧表演艺术家

金山(1911~1982年)

赵丹(1915~1980年)

白杨(1920~1996年)

蓝马(1915~1976年)

歌剧艺术

舞剧艺术

舞剧概述

中国舞剧艺术的发展及成就

边缘剧种

哑剧

皮影戏

木偶戏

第三篇音乐

音乐的起源

音乐源于劳动说

音乐源于自然说

个人创作说

宫廷音乐

民间音乐

民间歌曲

说唱音乐

民间器乐

文人音乐

宗教音乐

中国佛教音乐

道教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

维吾尔族的情歌和赛乃姆、木卡姆

蒙古族的牧歌和安代舞

朝鲜族的抒情谣和长鼓舞

藏族的酒歌、箭歌和堆谐、囊玛

不分伯仲的南北曲

声调的差异

音阶及板式的不同

南北曲中字的唱法

南北曲的伴奏乐器

古代乐曲的艺术性

《诗经》中乐曲的艺术性

《楚辞》中乐曲的艺术性

名家荟萃

乐器纵览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音乐机构

音乐交流

音乐与戏曲

戏曲音乐的结构体式

戏曲的声腔系统

音乐与舞蹈

秧歌

花灯

龙舞

唐代歌舞大曲

音乐与文学

音乐与风俗

漫谈古琴文化

琴的构造

琴与哲学

琴与文人

名琴传说

婉转动人的古筝

筝的起源

哀筝之音

古筝的流派

古老的钟鼓文化

地位和权利的象征——钟

亦雅亦俗的鼓

佛教和道教中的钟鼓文化

现代中国音乐

摇滚音乐

一无所有

新长征路上的摇滚

无地自容

漫步音乐节

北京国际音乐节

迷笛音乐节

2002年云南丽江雪山音乐节

摩登天空音乐节

第四篇舞蹈

舞蹈的雏形

原始舞蹈的不同种类

从娱神到娱人的极致

先泰舞蹈

汉唐舞蹈

舞蹈与杂剧、戏曲的融合

宋元舞蹈的发展与流变

明清舞蹈的发展与流变

历代名舞

《六代舞))

《盘鼓舞))

《白纻舞》

《霓裳羽衣舞》

《剑器舞》

历代舞蹈大家

西施

旋娟和提嫫

虞姬和戚夫人

赵飞燕

李延年

绿珠

杨玉环

公孙大娘

中国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硬朗的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柔美的软舞

《绿腰》

《六幺》

《春莺啭》

“凉州

《回波乐》

《兰陵王))

龙腾狮舞

秧歌大鼓

秧歌

鼓舞

风格多样的少数民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

藏族舞蹈

维吾尔族舞蹈

苗族舞蹈

壮族舞蹈

瑶族舞蹈

傣族舞蹈

土家族舞蹈

……

第五篇茶文化

第六篇中医

第七篇养生

第八篇饮食

第九篇道教

第十篇佛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