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

8 1.9折 42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德民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2df

上书时间2024-05-23

沅陵县闻泰图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德民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7028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27页
【内容简介】
《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从重释中国文化之“道”的历史需要的角度,考察现代中国美学学科的建构过程。西方美学固有的学术性逻辑与中国社会传统的精神性取向,是支配这个过程的两种最重要驱动因素,本书对二者的作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多层面的讨论。寻求“美学”作为外来学术观念与本土固有思想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方式,是贯穿现代中国美学的核心课题,《美学建构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尝试以对这个课题的贡献为根据,重新理解相关研究者的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
韩德民,1964年生于安徽省淮北市郊区韩楼村,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国际美学协会会员。有《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孝亲的情怀》等著作,《从救世到混世的精神流变》、《义:从五伦、三纲到现代职业伦理》等论文。
【目录】
上篇“体”、“用”论争与现代文化转型的策略透视
一“美学”:人文科学特性对民族性的内在要求
二“中学”“西化”:“体”、“用”论争及其实践影响
三“文化保守主义”:渐进性改革模式的形态特征与功能效应
四附论:为中国文化之“道”的重建而努力

中篇“美学”向“中国美学”嬗变的多元尝试
一王国维:借“外界之势力”“倡大吾国固有之哲学”
二朱光潜:矛盾和紧张的理论综合者
三蔡仪与高尔泰:物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对立两极
四李泽厚:从“实践”到“主体性”的迁移
五宗白华及其之后:“意象”美学与传统范畴现代性的开发
六中国元素的融人与美学原理教学体系的演化

下篇“美育”与塑造现代国民性的努力
一梁启超:“新民”与近代“美育”观念的借鉴
二西学东渐与现代校园文化观念的生长
三“主体性”思想与“君子”理想的现代性阐释
四“主体性实践哲学”中的美育问题
五从实践功能角度为“美育”定位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