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

8 2.2折 36 八五品

库存2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必定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cf

上书时间2024-05-22

沅陵县闻泰图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必定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4104226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4页
  • 字数 39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这样的角度讨论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问题。第一章从一般意义上构建了源之于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的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意在总结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研判标准;根据第一章的结论,第二章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加以宏观审视,发现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具有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必须转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第三章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是本书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辨,提出了“区域城市性”新概念,对城市化含义作出全新认识,认为城市化既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即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又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即结构转换型城市化。传统城市化道路追求的是人口转移,强调的是人口城市化率的提高;新型城市化道路重视结构转型,强调的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而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会在广度和深度上提升“区域的城市性”,正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据此本书提出,中国目前要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是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而且,前者具有逐渐弱化、后者具有逐渐强化的趋势,结构转型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流。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源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重新认识工业化的含义

    三、工业化的两个外延

    四、基本结论:“产业一就业”拉动型城市化发展

  第二节 源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城市化视角的社会发展规律

    二、从经济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性公共品供求相平衡

    三、从社会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社会发育程度相协调

    四、从管理学意义上: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管理能力相适应

    五、基本结论:“经济一社会一管理”同步型城市化发展

  第三节 源于自然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一、城市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法则

    二、城市规模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三、城市结构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四、城市密度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五、基本结论:“规模一结构一密度”相宜型城市化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宏观审视

  第一节 从经济发展规律视角的宏观审视

    一、对流行观点的分析与纠偏

    二、如何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

    三、基本结论:中国城市化对工业化的适应性

  第二节 从社会发展规律视角的宏观审视

    一、城市化发展与城市性公共品的供求是否相平衡

    二、城市化发展与社会发育程度是否相协调

    三、城市化发展与社会管理能力是否相适应

    四、 基本结论:中国城市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应性

  第三节从自然发展规律视角的宏观审视

    一、城市规模演变是否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二、城市结构演变是否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三、城市密度是否与自然发展规律相适应

    四、基本结论:中国城市化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适应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

  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思辨

    一、对当前两种流行说法的分析

    二、城市化含义的几个经典表述

    三、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第二节 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二、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转型方向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三、走向“二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个城市地区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第一节 城乡统筹:单个城市地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线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