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
  •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
  •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
  •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

3.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庆旺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703

上书时间2024-10-18

文源阁怀旧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约4~5处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庆旺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78076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9页
  • 字数 379千字
【内容简介】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围绕积极财政政策,重点研究两大问题,即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估,首先通过检验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是否成立和财政赤字排挤效应,探究积极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然后通过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外溢效应、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探究积极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最后从三个不同视角,即总体视角、区域视角和财政投资视角出发,考察积极财政政策的经不刘增长效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分析,首先通过现实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分析、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分析和经济周期拐点识别分析,探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和时机;然后从财政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稳健财政政策),即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还是削减财政支出来降低财政赤字以确保积极政政策支出来降低财政赤字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顺利淡出(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其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
郭庆旺,1964年出生。于1984年、1989和1994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分别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财政专业)、硕士学位(税务专业)和博士学位(西方经济学方向)。1995年底至199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于1996年、2002年分别在荷兰蒂尔堡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等。出版学术著作15部,译著14部,国家级教材4部,并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留经济》、《FrontiersofEconomicsinChina》、《ChinaEconomist》、《Asia-PacificTaxBulleti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0篇,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
【目录】
第1章导论
1.1主题
1.2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与措施特点
1.3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
1.4文献综述
1.5基本内容
1.6主要结论

第2章积极财政政策的总需求效应
2.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2.2积极财政政策排挤效应的检验
2.3小结

第3章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供给效应
3.1积极财政政策的外溢效应
3.2积极财政政策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
3.3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3.4小结

第4章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总体视角
4.1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4.2积极财政政策的人为效果和自动效果分析
4.3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时滞分析
4.4小结

第5章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区域视角
5.1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
5.2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
5.3小结

第6章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财政投资的作用
6.1财政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6.2财政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方法
6.3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4小结

第7章积极财政件策的淡出:条件和时机
7.1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条件
7.2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时机
7.3小结

第8章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财政调整策略
8.1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财政收支调整主要措施
8.2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或稳健财政政策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8.3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或稳健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8.4小结
附录A1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全面减税措施?
附录A2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以财政(公共)投资为主要工具?
附录A3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
附录A4国债发行对民间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附录A5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附录A6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附录A7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附录A8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约4~5处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