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有灵魂的课 大夏书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姊妹篇)
  • 上有灵魂的课 大夏书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姊妹篇)
  • 上有灵魂的课 大夏书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姊妹篇)
  • 上有灵魂的课 大夏书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姊妹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有灵魂的课 大夏书系(《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姊妹篇)

14.8 2.5折 59.8 全新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尚荣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4101

上书时间2024-05-24

文源阁怀旧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尚荣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4
  • 版次 1
  • ISBN 9787576012903
  • 定价 5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8页
  • 字数 314千字
【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教学改革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诸多要求和挑战中,有一个命题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急迫,那就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宗旨应回到“育人”上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学科教学中。这一命题可以概括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假若,在学科育人、教学育人上我们有新的认识和突破,那么,教学改革将会走向更高境界,闪烁新的光芒。学科育人与教学育人终归要落实到上课,要上有灵魂的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担当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也许发生在课堂里,抑或说,是从课堂开始的,是从上有灵魂的课开始的。总而言之,本书从课程、教学、课堂、学校的未来逻辑与现实节律等方面对“育人”做了深度诠释。
【作者简介】
成尚荣,1941年12月生,南通人。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做过小学语文教师,担任过小学校长,省教育厅处长、主任,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江苏教育研究》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第七届国家督学。现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儿童文化、教师发展。
【目录】
第一篇 课程与文化,让学生看见太阳

教师课程育人说到底是培育和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行充分意义的文化构建,在课堂里铸魂育人,去追赶太阳,发现真理。

003 篇首语 课程育人:让学生看见太阳

0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国方案

014 课程改革的文化自信

016 坚守国家课程的主导性

022 统编教材使用中育人价值的实现与“学科专家”培养

033 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挺起民族的脊梁

039 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简称谈道德

041 文化育人的核心要义与主要途径

050 地方课程的发展检视与时代再构建

060 价值体认:劳动教育的核心

065 体育、艺术教育价值的再审视

068 走向规范与品质的研学旅行课程



第二篇 上有灵魂的课

未来的文明与美好,一定会发生在现在的课堂里。课是有灵魂的,上有灵魂的课是教学改革的初衷和永远的追求。有灵魂的卓越才是真正的卓越。

077 篇首语 上有灵魂的课

085 学科育人:教学改革的指南针与准绳

099 文化隐喻:重构语文教育

108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14 以学为核心:语文教学中的真正实现

122 中国风•母语美

128 一份价值照耀的语文学习方案

135 化:华应龙数学育人的“思想实验”

150 高考考得很少,未来考得很多——理科教学育人的实践与思考

158 创造一堂好课——音乐学科教学育人的启示

165 回到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上去

179 性相近,习相远:基本问题与独特性的文化表达



第三篇 学校的未来逻辑与现实节律

教育是对未来的定义。规划、构建未来学校是所有学校发展的必然走向。从铸魂育人出发,学校才会有未来的逻辑和现实的节律。

187 篇首语 未来学校的哲学追问

193 理想国:未来学校的理想形态

201 北京中学:核心素养与未来学校

207 成志教育:儿童发展的价值坐标与行动方案

210 走向成功的“巴小逻辑”

219 快乐做主人:小学发展素质教育范式的时代建构

227 从传统文化深处走向未来的大成教育

234 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学校

241 小学立德树人的审美范式

248 推开门后的新发现

251 真切地触摸儿童成长的节律

254 共生文化土壤里长成的一片森林

第四篇 傅厚岗随笔:心灵的记录

傅厚岗极富诗意,充溢着文化的气息,在这样的地方工作,又在这样的地方长期生活,感觉是不同的: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中,生活在文化中,理想在高处,脚踩在山岗之上。

261 篇首语 傅厚岗的文化记忆

264 人人都是教育改变的力量

266 中国儿童站立的姿态更加闪亮

268 那通宵不灭的灯光

270 好文章在孤灯下

272 三个三千万元的故事:超越世俗的美好生活

274 美学天空下的经典回响

276 语文教学需要一张“元素周期表”

278 自由地掀开第一页

280 对意义的发问

282 一切好似蟋蟀吟

284 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286 “怪作家”与“怪教师”

288 砌墙脚与盖房子

290 一位美术教师关于数学的故事

292 撒下美的叶子与花朵

294 三岁之翁与百岁之童

296 作为教师的儿童

298 课程的第一价值

300 让教学制度回来

302 思维突破,做换道超车者

304 基石与磁石

306 欣欣以向荣

308 让思维的收获犹如颗粒饱满的麦穗

310 让孩子睁大眼睛看看大人们是怎么劳动的

313 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