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守望与探究/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守望与探究/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守望与探究/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守望与探究/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

10 1.5折 65 全新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潜涛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1

上书时间2024-06-16

恺硕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潜涛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010206912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9页
【内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守望与探究/清华马克思主义文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觉悟、民族精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主题,设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五个章节,以个体性的探究视角呈现了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以历时性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以及学术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潜涛,哲学博士,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杂志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
  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几项课题。著作《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一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200余篇论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
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培育和实践的意义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打牢根基
在实践.中凝练和弘扬自信具有深厚现实基础
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
以价值力量助推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彰显生命力坚定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

继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
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家风的主要表征及其当代转换与发展
中国传统义利观与21世纪人的价值
中国传统耻感思想及其启示

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
建党9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经验
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
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
坚决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灵魂
勤劳致富与共产主义道德
“一切向钱看”违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
民族文明素质的含义、结构及其时代价值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用中国精神凝心聚力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探析
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
城市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及其弘扬和培育
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
多难兴邦
劳模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与弘扬
雷锋精神:永不褪色的旗帜
雷锋精神:永远的时代强音
雷锋精神:公民道德的生动体现
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及其新时代的弘扬和培育
雷锋精神与人生价值
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试论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道德的力量
论道德利他的本质、类型及其特征
社会公德建设与公民耻感涵育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道德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敬仰道德力量
论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共建高度诚信的社会
穿越社会转型期道德迷雾
道德楷模的时代价值
高扬道德模范旗帜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