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上、下)

180 九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江源 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麦711

上书时间2024-05-25

浮生一日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封面封底面表皮有轻微污渍,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江源 著
  •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211046867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275页
  • 字数 973千字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一书独辟蹊径,把“泛政治化”和作为某种“政治符号”的工农兵学员“搁置”起来,从政治与教育、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校园内生活与校园外生活、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的结合中,将研究对象定格在普通的工农兵学员。工农兵学员的泛政治化教育生活“故事”,其实很不同于历史学家和局外人居高临下的反省;他们的个人教育生活“故事”,在争做红色接班人或“新人”的道路上可能获得另类解读。泛政治化教育是不“人道”的,是违背教育真谛的,工农兵学员是泛政治化教育的受害者,但泛政治化教育却可能为工农兵学员走出传统知识分子角色打通道路。该书原本力图通过工农兵学员的“记忆”发现更多的事实真相以警示后人和社会,通过工农兵学员的“故事”揭示更多的教育生活事实以期回归教育的本真,却出人意料地提供了工农兵学员“前台与后台”、“前半截与后半截”的教育生活形态,提供了工农兵学员“别一面”的形象刻画。
【作者简介】
李江源,1964年11月出生。汉族,四川南充人。教育学博士,教授。1988年、1991年先后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北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0年6月,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缘起

 一、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关注

 二、毛泽东晚年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魅力

 三、生活历程的启迪

 四、人文精神的召唤

 五、对教育研究现状的思考

第一章 在旅途

 一、关注日常生活:人种学研究的阐述

 二、主题的明晰

 三、研究的过程

 四、关于回忆

 五、几点说明

第二章  “静悄悄”的竞争

  学员故事:竞争岂止在考场

 一、教育平等——新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毛泽东对平等教育制度的追求

  (二)现实的困惑一一教育平等的两难选择

  (三)虚幻的平等

 二、对“教育平等”的言说

  (一)平等与教育平等

  (二)教育平等的内容

 三、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

  (一)上大学的动机

  (二)关系学一大行其道

  (三)关系学一阻碍现代教育秩序的建立

 四、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实行新的招生办法

   (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废除

   (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

   (三)工农兵学员出世

 五、对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思考

   (一)“英才”教育与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科举“选才”与高考制度

第三章  “上、管、改"

 学员故事:在台上

 一、斗争哲学

 二、革命第一

 三、蒙昧少知

 四、青春期激情

 五、教育之“功”

   (一)“接班人”教育

  ……

第四章 “师生易位”

第五章 课堂内外的文化传承

第六章 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

第七章 教育与政治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面封底面表皮有轻微污渍,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