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

3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胡飞(Fei Hu)、[美]曹小军(Xiaojun Cao) 著;牛晓光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山城散人

五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名字,无勾画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胡飞(Fei Hu)、[美]曹小军(Xiaojun Cao) 著;牛晓光 译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06990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计算机科学丛书
【内容简介】

  《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内容丰富、语言简练,理论叙述深入浅出。它基本涵盖了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所有知识点的全新研究进展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文献,包括硬件设计、媒体接入控制、路由策略、传输协议、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管理、定位、同步、安全、执行器/水下/视频传感器网络、能量控制、传感器模拟和新兴的研究。另外,《计算机科学丛书·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实践》还提供了丰富的课后练习题和思考题,详细的个案研究,以及实际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案例。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1章绪论
1.1基础知识
1.2介质访问控制层
1.3路由
1.4其他通信问题
1.5传感器定位
1.6时钟同步
1.7电源管理
1.8特殊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1.8.1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1.8.2水下声学无线传感器网络
1.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问题与练习

第二部分工程设计
第2章硬件??传感器节点的体系结构与设计
2.1传感器节点的模块
2.1.1传感器
2.1.2微处理器
2.1.3存储器
2.1.4无线通信模块
2.1.5电源
2.1.6外围模块支持
2.2综合设计
2.3Mica节点设计
2.4定制节点??Spec
2.5COTS微尘系统
2.6Telos节点
2.7CargoNet
问题与练习

第三部分网络协议栈
第3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3.1引言
3.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介质访问控制
3.1.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MAC设计的挑战性
3.2IEEE802.11标准概述
3.2.1点协调功能
3.2.2分布式协调功能
3.3MAC协议的分类
3.3.1基于竞争的MAC协议
3.3.2基于调度的MAC协议
3.3.3混合型与事件驱动的MAC协议
3.4总结
问题与练习
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技术
4.1引言
4.1.1资源受限
4.1.2容错性
4.1.3数据报告与融合
4.1.4节点部署
4.1.5可扩展性和覆盖度
4.1.6网络动态性和异构性
4.2本章的组织结构
4.3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类
4.3.1主动式路由协议和反应式路由协议
4.3.2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
4.4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4.4.1洪泛和闲聊
4.4.2SPIN:基于信息协商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4.3DD:定向扩散路由
4.5分层路由协议
4.5.1LEACH:低功耗自适应按簇分层路由协议
4.5.2TEEN:阈值敏感的能量高效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6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
4.7多径QoS路由
4.7.1多径路由
4.7.2多径QoS路由协议
4.8小结
问题与练习
第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层技术
5.1引言
5.2PSFQ
5.2.1为什么TCP协议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
5.2.2基本工作原理
5.2.3协议描述
5.3ESRT:事件到汇聚节点的可靠传输协议
5.3.1可靠传输问题
5.3.2归一化事件可靠性与报告速率之间的关系
5.3.3拥塞检测
5.4E2SRT:事件到汇聚节点的增强可靠传输协议
5.5CODA:传感器网络中的拥塞检测与避免
5.5.1开环逐跳反压
5.5.2拥塞检测
5.5.3基于采样的信道监听
5.6STCP: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
5.6.1STCP中的数据传输序列
5.6.2STCP分组的格式
5.6.3连续数据流
5.6.4事件触发数据流
5.6.5可靠性
5.6.6拥塞检测与避免
5.6.7以数据为中心的应用
5.7GARUDA:实现有效可靠的下行通信
5.7.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下行数据可靠性面临的挑战
5.7.2GARUDA基本设计
5.7.3GARUDA架构
问题与练习

第四部分计算机科学原理
第6章传感器节点的操作系统
6.1TinyOS
6.1.1概述
6.1.2组件模型
6.1.3执行模块与并发性
6.1.4主动消息
6.1.5实现状况
6.1.6主要特性
6.1.7低功率优化
6.2LA?QTinyOS: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一种局部性感知的操作系统
6.2.1改变定时器以支持时间和空间局部性
6.2.2多级任务调度器
6.2.3LA?QTinyOS系统的代码结构
6.3SOS
6.3.1模块
6.3.2动态内存
6.4RETOS:弹性可扩展多线程操作系统
6.4.1应用代码检查
6.4.2多线程系统
6.4.3可加载内核模块
问题与练习
第7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中间件设计
7.1引言
7.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参考模型
7.3中间件实例:Agilla
7.4用于获取数据的中间件实例:Mires
7.5数据存储实例:DSWare
7.6无线传感器网络运行时支持实例:Mate
7.7QoS支持实例:MiLAN
问题与练习
第8章传感器数据管理
8.1传感器数据清理
8.1.1背景
8.1.2通用模型
8.1.3降低不确定性
8.2TinyDB:应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可获取的查询处理系统
8.2.1数据模型
8.2.2基本语言特点
8.2.3基于事件查询
8.2.4TinyDB定义的其他查询
8.2.5基于能量的查询优化
8.2.6TinyDB策略一览
8.3数据聚合:独立于应用的数据聚合(AIDA)
8.4传感器数据存储:层次化数据存储结构(TSAR)
8.5多分辨率数据处理
问题与练习

第五部分高级话题
第9章传感器定位
9.1引言
9.2定位的基本要素
9.2.1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9.2.2到达时间
9.2.3到达时间差
9.2.4到达角度
9.2.5三角测量
9.2.6三边测量
9.2.7多边定位
9.3使用移动机器人进行传感器定位
9.4多维标度节点定位
9.4.1经典多维标度
9.4.2迭代多维标度
9.5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
9.5.1蒙特卡洛方法
9.5.2算法
9.5.3算法
9.6无GPS环境中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方法
9.7高精度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
9.8LOCALE:稀疏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协同定位估计
9.8.1协同位置估计
9.8.2LOCALE中的定位
9.8.3局部定位阶段
9.8.4转换阶段
9.8.5更新阶段
9.9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的安全
9.9.1SeRLoc
9.9.2信标套件
9.9.3攻击容忍的节点定位
9.9.4稳健统计方法
问题与练习
第10章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间同步技术
10.1引言
10.2一般网络(非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间同步
10.2.1远程时钟读取
10.2.2偏移时延估计方法
10.3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钟同步
10.4同步性能的评估
10.4.1精度
10.4.2协议开销
10.4.3收敛时间
10.4.4能效
10.4.5可扩展性
10.4.6鲁棒性
10.5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协议的例子
10.5.1参考广播同步
10.5.2时间扩散同步协议
10.5.3概率时钟同步
问题与练习
第11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与隐私
11.1引言
11.1.1一般攻击类型
11.1.2物理节点攻击
11.1.3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议栈的攻击
11.2攻击与对策示例:虫洞攻击
11.3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示例:基于Blom模型的方法
11.4广播认证:基于时间的高效的容忍丢包的流认证协议μTESLA
11.5面向传感器节点的实用安全机制
11.5.1TinySec
11.5.2MiniSec: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通信架构
11.6案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时间同步
问题与练习

第六部分特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2章无线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
12.1引言
12.2传感器-执行器协同问题
12.2.1网络和能量模型
12.2.2ILP算法
12.2.3传感器-执行器协同工作:分布式协议
12.2.4DEPR概述
12.3层次化传感器-执行器协同工作机制
12.3.1层次化WSAN协同工作架构
12.3.2“传感器-传感器”协同工作层次??使用聚类
12.3.3“传感器-执行器”协同工作层次
12.3.4“执行器-执行器”协同工作层次问题与练习
第13章水下传感器网络
13.1引言
13.1.1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13.1.2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陆上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区别
13.1.3网络拓扑
13.1.4声频信号传输
13.1.5水下传感器
13.2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13.2.1物理层
13.2.2数据链路层
13.2.3网络层(路由层)
13.2.4传输层
13.3介质访问控制设计实例
13.4路由设计实例:基于矢量的转发协议
13.5硬件原型设计
13.5.1硬件设计
13.5.2软件设计
13.5.3系统测试
问题与练习
第14章视频传感器网络
14.1引言
14.2Panoptes
14.2.1视频捕捉
14.2.2视频压缩
14.2.3数据过滤
14.2.4数据缓存
14.3Cyclops
14.4视频传感器网络定标
14.4.1确定重叠的程度
14.4.2估计k?Qoverlap值
14.5SensEye
问题与练习

第七部分其他主题
第15章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模型
15.1基本WSN能量模型
15.2基于仿真的能量模型
15.3能量感知路由
问题与练习
第16章传感器网络仿真器
16.1GloMoSim
16.2SensorSim
16.3TOSSIM
16.4PowerTOSSIM
16.4.1PowerTOSSIM的结构
16.4.2组件装配
16.4.3CPU能耗分析
16.4.4PowerState模块
16.4.5分析工具
问题与练习

第八部分案例研究
第17章案例研究1:远程医疗服务
17.1引言
17.2远程心电图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
17.3可靠的MASN通信协议
17.3.1增强的基于聚类的MASN数据传输
17.3.2MASN的路由性能
17.4MASN的软件设计
17.5RFID和可穿戴传感器的集成
问题与练习
第18章案例研究2:灯光控制18.1引言
18.2Illumimote系统的传感器
18.3系统结构
18.4校准
18.5系统评估
问题与练习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名字,无勾画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