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自然辩证法(第二版)

个别页有笔记

20 6.7折 30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建国 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I8-31

上书时间2024-07-08

云生天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建国 编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2
  • ISBN 9787307176751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387千字
  • 丛书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该书是第二版,在原版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进程、新成就,阐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科技观,以及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夏建国,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理论、社会认识论等研究。个人治学经历及主要学术成果被收入2002年《中国哲学年鉴》和《Who’sWhoinSocialSciencesinChina》。迄今在《光明日报》、《江汉论坛》、《中州学刊》、《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社会主义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论文近50篇。《新华文摘》、《哲学动态》、《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录20余篇次。独撰《实践规范论》、《文化模式与全球文化》,参编湖北省教育厅组编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武汉大学研究生教材《《反杜林论》与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合著《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术著作3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一、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社会条件
二、自然辩证法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思想资源
四、自然辩证法创立的基本过程
五、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学科性质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
一、唯心主义自然观及其批判
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形成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伟大变革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
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的基本观点
二、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科学的基本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科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科学的内涵
二、科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科学的发展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发展动力的思想
二、国外学者对科学理论及其发展的思想

第四章 科学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
第二节 逻辑思维方法
一、归纳方法
二、演绎方法
三、类比方法
第三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
一、形象思维方法
二、直觉思维方法
三、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
第四节 系统思维方法
一、系统论方法
二、信息论方法
三、控制论方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列宁、斯大林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一、技术的本质
二、技术的结构和体系
第三节 技术发展模式
一、技术发展动力系统
二、技术发展模式

第六章 技术创新方法论
第一节 技术活动的特征与过程
一、技术活动的特征
二、技术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 技术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技术预测方法
二、技术选题方法
第三节 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技术发明方法
二、技术试验方法
第四节 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
一、技术创新方法
二、技术评估方法

第七章 科学技术社会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功能
二、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
三、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功能
四、科学技术的生态文明功能
五、科学技术的异化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内涵
三、科学技术的行为规范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一、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条件
二、科学技术运行的人文引导

第八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
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
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
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
五、习近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实践基础和主要特征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实践基础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自主创新的基本形式和战略意义
二、创新型国家的内涵、特征和建设的主要经验
三、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探索和基本途径

第九章 新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与中国现代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一、基础研究的加速发展
二、高新技术的重点突破
三、应用研究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一、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高新技术的一流发展
三、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科普成就与现代化
一、组织政策保障
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三、五大类人群的科普建设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