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査慎行诗歌批评研究(作者签赠本)

内页无笔记

10 2.1折 48 九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芳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F1-48

上书时间2023-09-15

云生天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新芳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5282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7页
  • 字数 263千字
【内容简介】
  王新芳编*的《查慎行诗歌批评研究》在文献辑 佚的基础上,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与其《敬业堂 文集》、《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等文献相互印证和补 充,力图*大限度地还原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的原貌 。本书指出,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诗歌 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唐宋互参”的核心与实质是一 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查慎行的“熟处求生”之论移植 、借用了明清画论中的“生”“熟”理论,有绚烂之 极乃造平淡之意,故而与其提倡白描、反对用典的艺 术追求恰可相互通融。另外,查慎行对白描的提倡还 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从中折射出其对虞山诗派“二 冯”所倡导的昆体之风有着特别的警惕与反感,同时 也蕴含着其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复杂态度。这既是 对清初诗坛流弊的反拨与矫正,也是对宋诗优劣深刻 反思的结果。
【作者简介】
  王新芳,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出版《杜诗文献学史研究》(独*)、《杜诗学研究论稿》(合*),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查慎行生平简介

  第二节  查慎行著述及研究现状

第一章  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研究

  第一节  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分析

    一、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表现

    三、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

  第二节  查慎行文集辑考

    一、查慎行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二、查慎行佚文辑补

  第三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考辨

    一、《初白庵诗评》的作者问题

    二、《初白庵诗评》入选诸家辨析

    三、《初白庵诗评》的相关文献问题

第二章  查慎行之平生交游与诗学渊源

  第一节  钱谦益、黄宗羲、钱澄之、王士稹等师长的影响

    一、钱谦益

    二、黄宗羲、徐倬、郑梁

    三、钱澄之、纳兰性德

    四、王士稹

  第二节  陆嘉淑、查继佐、朱彝尊等亲友的影响

    一、陆嘉淑

    二、查继佐

    三、朱彝尊

第三章  查慎行“唐宋互参”的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诗学论争背景

    一、唐宋诗学精神异同辨析

    二、浙派内外对取法唐宋问题的看法

    三、清初诗人的学诗蹊径概述

  第二节  查慎行折中唐宋、兼法历代诸名家的诗学途径

    一、查慎行“唐宋互参”理论的提出

    二、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的主要体现

    三、“唐宋互参”体系中的王安石

    四、“唐宋互参”体系中的陆游

    五、“唐宋互参”体系中的元好问

  第三节  查慎行对杜诗的评点与学习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杜诗评点

    二、查慎行诗歌学杜论析

  第四节  查慎行对苏诗的评点与学习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苏诗评点

    二、查慎行诗歌学苏论析

第四章  查慎行的几个重要诗学理论

  第一节  查慎行论“熟处求生”

    一、“熟处求生”与艺术创新

    二、历代诗论中关于“生熟”之讨论

    三、“熟处求生”与明清书画理论之关联

  第二节  查慎行论白描与用典

    一、查慎行对“白描”之提倡

    二、白描与用典之争的历史回顾

    三、查慎行提倡白描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查慎行论“意厚”“气雄”“空灵”“淡脱”

    一、“诗之厚,在意不在辞”

    二、“诗之雄,在气不在直”

    三、“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四、“诗之淡,在脱不在易”

第五章  《敬业堂文集》和《初白庵诗评》的论诗倾向

  第一节  《敬业堂文集》中体现的诗学观念

    一、论诗格与人品

    二、论“天资必从学力到”

    三、论诗歌创作与“江山之助”

    四、对诗法宗尚的宽容态度

    五、对集句诗的否定态度

  第二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的论诗倾向

    一、以杜诗作为诗歌评点的终极参照系

    二、对宋人取法唐诗的关注

    三、对唐诗发展四个阶段的看法

    四、对江西诗派领袖诗人的批评

    五、提倡高格,反对浅俗

    六、提倡创新,反对抄袭剽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